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根據海關總署年底的最新一項統計,我國今年11月進口的原油量為1712萬噸,同比增長接近三成,已連續第9個月維持在1600萬噸以上的高位水平。在過往的歷史中,我國原油進口量超過1600萬噸的月份總計為12個,今年就占了9個。近5個月來,中國每月進口原油數量均突破1700萬噸。
有不少樂觀人士表示,中國在國際原油進口市場上高歌猛進的速度,恰可說明中國在全球經濟低迷下已率先開始走出危機。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轉型經濟體,中國在資源的密集投入、工業化以及高速經濟增長的互動發展過程中,對石油等基礎性資源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
需要指出的是,同樣都對石油有高依存度,我國與美國卻有明顯區別,中國尚未成為國際原油市場上的重要參與者和決策者,國際油價走向基本上由歐美發達國家決定。如此高的依賴程度,不安定的地緣政治、單一的石油進口渠道和未來國際原油價格的劇烈波動,都使得我國的石油進口存在著太大的不確定性。
報道稱,日益增加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是中國轉型改革之后經濟快速增長所導致不可逆轉的一種結構趨勢。而一旦超過50%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國際警戒線之后,我們必須密切關注國際原油市場上價格劇烈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同時,也要抓住當前全球經濟危機下的難得機遇,爭取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定價權,而在國內加速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和轉型升級,以更強的定價能力和穩定的產業結構,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沖擊。
更多石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石油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