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經濟時代給東莞塑料市場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嚴峻挑戰。網絡一方面迅速提高了市場的知名度,把東莞塑料市場打造成華南塑料行業的龍頭老大;另一方面卻帶來管理困惑和市場競爭的盲目。因為網上報價太透明,一些商戶為了搶報價的第一名,不惜壓價亂報價,擾亂了市場正常經營秩序,因此報價中心采取了幾次改革措施,一是對報價商戶收取信用保證金制度,但還是有商戶亂報價。最近報價管理中心決定采取紅牌、黃牌制度,通過強制執行的措施,讓一些亂報價的商戶退出報價體系。這樣卻讓管理中心陷入兩難境地,因為網上報價系統歸屬網絡公司;網絡公司也是開門做生意,讓更多商戶加入網絡是他們的經營目標,現在又要強制讓一些商戶退出,就讓人擔心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客戶關系就這樣簡單斷送了?不管理吧,這樣盲目發展下去肯定不是市場管理的最終目標!
網上報價太透明,表面看來對下游制造業是好事,實際上打破了經商的誠信基礎,對買賣雙方都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商人從商必須要維持一定商業利潤,因此,以前G E公司就規定,只要加入G E采購聯盟,就要讓你保持一定利潤,只有保持一定利潤,你才按誠信原則進行經營。打破了誠信原則的基礎,競爭變得更盲目和更混亂,這樣損失的其實是買賣雙方。東莞塑料市場產品價格就出現盲目競爭,塑料市場產品價格與香港市場產品價格出現嚴重倒掛!像LG A BS 312C,香港價是2376美元一噸,匯率是6.83,增值稅是17%,關稅、運費不算,到東莞價也應該19000元/噸,但東莞市場價格只有18200元/噸。我也打電話問過LG代理商,他們說這款料價格已經是21000元/噸。市場料出現這種嚴重倒掛現象,要么是一些公司收購的余料或者是其它來路不正的料。長此下去,商貿運作怎么正常,這個市場怎么規范有序?市場怎么能對產業升級轉型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受害的不只是一個塑料市場,而是整個東莞塑料產業!
要改變這個現狀,必須學會把握網絡經濟時代管理特點,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網上價格沒有必要全部公開透明!像行業有關人士想到那樣,要么對市場人士開放,要么不公開!另外,管理者應從頤使氣指階段進入到一個技術管理階段,建立市場的標準體系。
更多塑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塑料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