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廈門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了一項針對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執法檢查,在執法檢查過程中,有一個問題被多次追問,卻沒能找到答案,那就是“廈門發明了那么多專利,到底受益了多少?”
與此相反地,廈門專利卻屢屢成功地被國外買走,最后生產出的產品又被賣入中國。這種“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現狀發人深省。
眾多專利究竟為誰織嫁衣?
回頭看看中國衛浴企業,每年都會申請很多專利,然而這些專利出現大都是成全了國外企業,為他人做了嫁衣裳。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幾乎每個企業都會標榜自己擁有多少項專利。比如吉美衛浴申請了國家“一體成型座便器”、“消毒浴室柜”、“超靜音淋浴房”等實用新型專利;地中海衛浴公司累計取得了國家專利局審批通過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共115項;鷹衛浴也有自己的薄邊盆專利;此外,帝朗產品新穎而充滿創意,成功擁有1450多項專利,同時也成為衛浴五金行業中擁有最多專利的企業之一。不管這些專利數字是否確鑿,也不論這些專利中有多少是消費者真正關心的,但至少能證明商家認為這是提升企業品牌價值的體現,并且從市場表現來看,商家口中提及的諸多專利也并未在本土市場得到真正應用。
辯證看待“墻內開花墻外香”現象
我們喊要引進引進,真正身邊有的東西卻不會用??v觀發展風云,國際衛浴品牌已占據了半壁江山,由于國際著名衛浴企業不管是在管理、品牌技術塑造等方面,還是在營銷、渠道整合和資金鏈等方面比國內企業更有優勢,因此整個衛浴市場在未來幾年的品牌競爭上非常慘烈。而也有部分外銷企業,在出口環境不太穩定的清苦下,轉為兩條腿走路,利用自己外銷市場的優勢,打造國內強勢品牌。
海金莎麗衛浴公司總經理胡天齊表示,這個現象要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商家也好,廠家也好,專利在自由市場上的流動,只要符合整個市場規律,是可行的,但是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形象一直都是模仿大國,這讓中國企業走向世界也產生了很大的壁壘,因此,站在民族品牌這個角度來說,最好不要轉賣給其他國家。
歐路莎衛浴全國營銷總監梅素斌則表示,這種行為要從辯證的觀點來看待。若轉賣給國外,能在此基礎上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一些,在專利基礎上再做一些改進,再做一些提升,那么這樣一個品牌也能依附于一個國際品牌向更高層次邁進。
企業共強打響知識產權保衛戰
其實,國內企業聯手共強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企業合作,資源互助,更有利于提升品牌競爭力,目前國內衛浴品牌戰略合作方式呈現多樣化、合作對象多元化。2025年9月8日,路達工業有限公司與HCG和成衛浴聯手成立優達(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涉足國內衛浴終端市場;今年7月14日,中國衛浴知名品牌井田潔具與陶瓷新銳企業格里菲斯陶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戰略合作聯盟,產品、品牌、宣傳、管理等方面互補互惠互利互進,共同打造陶瓷與衛浴雙品牌完美結合的全新商業模式。
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開始出招,夏高生表示,在今年的西八同盟會議上,他們召集到很多行業強者,將這一理念傳遞給大家,在現場就有很多人響應。只有將設計、制造、銷售融在一條產業鏈上,并且能完全受用于自己的專利和知識產權,創造一個共進的良好氛圍,才能真正形成行業標準和信心。
更多衛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衛浴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