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不銹鋼工業園從制造者向創造者邁進:“北有不銹鋼、南有富士康”。在本市的產業格局中,不銹鋼生態工業園區舉足輕重。在全市新一輪的大發展中,不銹鋼工業園將在技術、品牌等
“北有不銹鋼、南有富士康”。在本市的產業格局中,不銹鋼生態工業園區舉足輕重。在全市新一輪的大發展中,不銹鋼工業園將在技術、品牌等方面進行突破,以實現新目標——從制造向創造轉變。
打造自有品牌
一把不銹鋼勺,貼上國外企業的標牌出口到美國后,終端市場售價兩
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4元。而在不銹鋼工業園,其出廠價只有兩元人民幣,這中間差了五六倍!
“絕大部分利潤被中間商拿走了。沒有自己的品牌,就沒有定價權。只搞貼牌生產,為別人打工,終究不會有大發展。”陽光園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程福昌深有體會,更注重行動,他為公司申請了注冊商標“不銹之光”。牌子打響后,雖然產品價格上升,但該公司不僅拿到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大企業的訂單,還將市場擴展到了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增強創新能力
同樣一小塊不銹鋼原料,做勺子、筷子等產品,價格只有幾元錢,但制成精密的不銹鋼液壓管接頭,卻能賣三四百元甚至更高。不同的加工方式,讓相同的原料有了不同的身價。而這源于創新能力的提高。
山西沃特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憶恩從公司成立起,便經常到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取經”。在此基礎上,公司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研發、生產出用于大型軋鋼機、煤機等裝備的精密高壓液壓連接件,現已完全替代了進口產品。而太原維太新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大幅提升了產品性能,企業利潤也成了原來的兩三倍。
形成產業鏈條
“金融危機爆發后,不少不銹鋼加工企業因缺少訂單而停產。這表明只有加工這一個環節是不行的,園區需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不銹鋼工業園管委會一位負責人說,園區新增加了兩大基地:裝備制造業和現代物流。今后將抓住國家扶持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契機,優選與不銹鋼產業關聯度強、科技含量高的裝備制造企業入園;加快建設物流基地,把不銹鋼物流交易中心打造成集倉儲、現貨交易、物流配送、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和會展服務為一體的綜合物流區。
更多不銹鋼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不銹鋼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