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市場分析,終端競爭白熱化:電飯鍋作為中國小家電產業起步最早的行業之一,在近年的瘋狂發展之后,國內市場的競爭已基本達到了“極限”。如今的電飯鍋品牌可謂是魚龍
電飯鍋作為中國小家電產業起步最早的行業之一,在近年的瘋狂發展之后,國內市場的競爭已基本達到了“極限”。如今的電飯鍋品牌可謂是魚龍混雜,然而隨著電飯鍋產業國內市場趨于成熟,洗牌再所難免,到時這些“學生”又會交出怎樣的答卷?極品策略品牌營銷策劃機構通過對11個大中城市電飯鍋行業進行監測研究得出以下市場分析。
在電飯煲市場中蘇泊爾、美的、格蘭仕、尚朋堂等主要競爭品牌一路領跑,而且市場覆蓋率在90%以上,同時幾乎占據了所有的KA、現代渠道。流通渠道很少能看到它們的產品,據了解之所以他們不太關注流通市場,主要原因是擔心降低自身的品牌形象。而批發渠道以半球、萬寶、全球等小牌子以低價位搶占市場份額。
電飯煲的功能現在已開發到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現有各品牌近期都在保溫與節能方面進行創新設計開發。
電飯煲在終端的競爭目前達到“白熱化”,一方面成熟品牌利用其現有渠道及資源,以各種促銷形式搶占市場份額。其促銷形式以買贈、特價配合現場演示為主,此類品牌以美的、蘇泊爾、三角等為主。而處于推廣期的品牌更是利用一切資源做推廣,此類品牌主要以大電器和灶具行業延伸至小家電,借助其原有行業的品牌影響搶占市場份額。美的、澳柯瑪、老板等知名廠家,都紛紛打出了特價牌及經濟實用的贈品來做營銷。同時三角、半球等品牌也通過較大投入的方式對市場作逐步滲透和蠶食,爭奪到一定比例的中低端消費群體。
電飯煲保溫技術的發展大致經歷了5個階段。第一代 是無保溫技術的電飯煲產品,采用的是自然保溫方式。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日本東芝公司發明了帶保溫技術的電飯煲,采用水溫保溫介質。20世紀70年代中期,機械式保溫的電飯煲出現,并逐漸成為電飯煲保溫技術的主流,這是第三代電飯煲保溫技術。20世紀70年代末,電腦煲問世,電腦煲保溫技術開始飛速發展,成為第四代電飯煲保溫技術。保溫效果雖不斷提高但始終解決不了保溫技術的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
2025年,科龍推出了環保聚溫層電飯煲,熱效率高達81%,保溫時的能耗僅為國家節能產品評價標準的9.5%,開啟了電飯煲行業的第五代保溫科技創新。與此同時,三角牌炊具企業又推出了節能型電飯煲。一般電飯煲在煮飯過程中,耗電功率基本不變,直到煮好飯自動斷電。新的節能型電飯煲,根據水開后,只須提供維持火力就可使開水繼續沸騰的原理,使電飯煲在煮飯過程中,水溫升至100度時,便自動轉換到低電壓工作,如從220V降至110V,既保持了沸騰又節約了用電。
綜上市場分析,電飯煲產品的自動化、智能化、美觀化、營養及環保化將是又一發展趨勢,由此帶來的產品科技創新也正在趨向于能為人們的健康、便捷提供更多的幫助。電飯煲在終端的競爭目前達到“白熱化”,一方面成熟品牌利用其現有渠道及資源,以各種促銷形式搶占市場份額。其促銷形式以買贈、特價配合現場演示為主,此類品牌以美的、蘇泊爾、三角等為主。而處于推廣期的品牌更是利用一切資源做推廣,此類品牌主要以大電器和灶具行業延伸至小家電,借助其原有行業的品牌影響搶占市場份額。
更多電飯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電飯煲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