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墻指支撐著上部樓層重量的墻體,在工程圖上為黑色墻體,打掉會破壞整個建筑結構。承重墻材料通常可以分為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磚混結構、磚木結構等。
自建房建筑結構形式主要是以其承重結構所用的材料來劃分,通常可以分為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磚混結構、磚木結構等。建筑結構形式有許多種類型,也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法,其中常見的分類方法是按建筑物主要承重構件所用的材料分類和按結構平面布置情況分類。

承重墻用什么材料好
1、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結構如柱、梁、板、樓梯、屋蓋用鋼筋混凝土制作,墻用磚或其它材料填充。這種結構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抗腐蝕耐火能力強,經久耐用,并且房間的開間、進深相對較大,空間分割較自由。目前,多、高層房屋多采用這種結構。其缺點是工藝比較復雜,建筑造價較高。
2、鋼混結構住宅 這類住宅的結構材料是鋼筋混凝土,即鋼筋、水泥、粗細骨料(碎石)、水等的混合體。這種結構的住宅具有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抗腐蝕能力強、經久耐用等優點,并且房間的開間、進深相對較大,空間分割較自由。目前,多、高層住宅多采用這種結構。其缺點是工藝比較復雜,建筑造價較高。
3、框架結構住宅指以鋼筋混凝土澆搗成承重梁柱,再用預制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巖、浮石、蛙石、陶粒等輕質板材隔墻分戶裝配而成的住宅。
4、磚木結構住宅承重結構是磚墻木制構件,分隔方便,自重輕,工藝簡單,材料單一,防火防腐能力差耐用限短,在農村及城市舊區普遍存在城市不提倡。因此 對于6層以下的農村住宅來說,大多數采用的結構形式基本上是框架結構和磚混結構 。
5、磚混住宅磚混結構住宅中的“磚”,指的是一種統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它尺寸的異型粘土磚,如空心磚等。“混”指的是由鋼筋、冰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鋼筋混凝土配件,包括樓板、過粱、樓梯、陽臺、挑檐,這些配件與磚作的承重墻相結合,可以稱為磚混結構式住宅。由于抗震的要求,磚混住宅一般在5~6層以下。
承重墻怎么分辨
最直觀的分辨方法
業主買房,一般都會有自家新房的初始平面圖,圖紙中粗黑條的部分代表的就是承重墻,我們就可以對照圖紙來區分了;
建筑施工用的圖紙里面畫的粗實線部分和圈梁結構中非承重梁下的墻體也是承重墻。現場你去看墻體上沒有預制圈梁的肯定是承重墻。
非承重墻體的話都會在圖紙上以細實線或虛線標注,為輕質、簡易的材料制成的墻體,非承重墻一般較薄,僅做隔斷墻體用。
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區分:
1、聽聲音。大多數人都會用敲擊墻體來區分是否為承重墻,比如:敲擊聲如果清脆且有回聲較大,則代表是輕墻體,而非承重墻。我們如果敲擊的是承重墻,聲音一般是比較低沉的、沉悶的。
2、看房屋結構。一般磚混結構的墻都是承重墻,比如中低檔的住宅樓和別墅等;而框架結構的房子,比如高檔的住宅樓,一般房屋內部的墻體不是承重墻。但是事無巨細,這只是我們初步辨別的法子。
3、看墻體的厚度。非承重墻比承重墻明顯要薄,這點無論是在圖紙上還是實際墻體中都有體現。一般來說,承重墻體是磚墻時,結構厚24cm,寒冷地區外墻結構厚度為37cm,混凝土墻結構厚度20cm或16cm,非承重墻12cm、10cm、8cm不等。
4、看房屋部位。一般外墻或與鄰居公用的墻是承重墻;而衛生間、廚房以及儲藏間、過道等處的墻體為15cm左右,是非承重墻。再就是看墻體和房屋的梁如果是緊密結合的,那也是承重墻。
承重墻可以開門嗎
拋開法律層面的約束,單純從技術角度考慮,當然可以開門,無非是要做好后續加固工作而已,通常采用的材料加固方法為粘鋼或碳纖維等方式,但這個加固方案及拆除施工作業均必須要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來完成,而且還要是在物業允許的情況下,但一定要嵌入槽鋼,而且,門不宜過寬,但是建議還是不要敲動承重墻,因為鄰居是有權起訴你并要求你恢復的。
為了穩妥起見,可以找該建筑的設計單位,要求計算該承重墻的承重系數,了解是否可以進行改動,有了確切的規劃,動工時才不會出現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