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家裝行業也應用了互聯網模式,用套餐形式為客戶提供家裝服務。互聯網家裝的優勢有哪些?互聯網家裝性價比高、價格透明,去掉了傳統裝修中間的許多環節,更加便捷,工期更短。但是互聯網家裝同時存在著無法提供個性化服務、施工質量難保證、用戶體驗差等劣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互聯網家裝的優劣勢吧!
互聯網家裝的優勢是什么
1、性價比高
對有一定消費層次的裝修用戶來說,價格不是首先考慮的因素,但性價比大部人還是看重的,就像土豪也會為幾百元買個普通馬桶刷咬牙切齒一樣。而互聯網裝修價格更低,性價比更高,這一點兒淋漓盡致,不管是599元/平米,還是699元/平米的報價,都低于市場1500元/平米的一般行情價。
2、透明化
讓裝修變得透明、簡單。家裝產品消費是家庭消費里面最復雜的產品,信息缺失,透明度差,用戶非專業,需求不清,有選擇障礙;且家裝行業不規范,貓膩陷阱多,價格不透明,用戶真假辨別;還有店面人員素質層次不齊,服務意識差,建材家具送貨延遲,用戶消費體驗差,裝修費時費力還鬧心。而互聯網裝修提供了讓信息足夠透明,讓裝修變成簡單的一站式整包裝修產品,解決了用戶對裝修一切想象的痛點。
3、去中間化
互聯網家裝對于傳統 家裝行業的入侵,本質上是打破從品牌商到施工隊,到中介再到裝修客戶的冗長鏈條。家裝企業內部及外部的中間層將越來越少甚至消失。設計師、項目經理將沒回扣可吃,大批經銷商會出局。
4、便捷性
消費者不需要再去跑建材市場和建材連鎖超市,直接可以網上選擇裝修套餐。除了搜索有哪些裝修公司、建材家具品牌可選之外,用戶還可以利用APP監控代替現場監工。
5、工期更短
45天,30天,甚至20天的工期,相比傳統家裝動輒2個的工期,對忙碌的消費者而言,縮減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的工期更加具有吸引力。
互聯網家裝的劣勢
1、無法提供個性化服務
目前的互聯網家裝平臺中,一部分是整合了諸多的裝修公司,一部分是自己有設計師,自己養工人。但無論是哪一種模式,面對著大量的客戶,互聯網家裝最好并唯一的辦法是提供套餐式服務,譬如399元/平米、688元/平米等,并對其中的流程、材料等做出標準化的規定。
然而,在裝修用戶里,選擇整包所占比例二三成,又能完全接受標準化套餐的只有5%,絕大多數業主都會傾向按自己的想法來開展個性化裝修,而要滿足業主的差異化、個性化的裝修需求,顯然互聯網家裝是很難逐一實現的,而按需定制則恰恰是傳統家裝的強項。
2、縮短工期導致質量問題多發
除了超低的價格之外,超短的裝修周期也是各大家裝品牌的一大賣點。45天,30天,甚至20天的工期,相比傳統家裝動輒3個的工期,縮短工期聽起來也很有競爭力,但實際上工期的縮短也恰恰是互聯網家裝控制成本的一種方法。
但從實際來說,超短工期都是建立在所有方案都能完全執行,并且裝修過程中任何環節零出錯的假設之上。但零出錯零返工零修改的案例基本只是個理想狀態,出現返工或者方案修改那是最最普遍的情況,如果拖延工期,糾紛自然不可避免。再加上部分材料由于自身特性原因,本就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使性狀達到完美,一味追求短工期,期間是否會有偷工減料或是細節照顧不周進而引發售后糾紛。
比如為了趕進度,工人在墻面還沒干透的情況下就繼續施工了,很多工程做得十分粗糙,很多細節和邊邊角角照顧不周等......而傳統家裝卻能很好解決問題,在裝修結束一段時間后發現了問題,很多傳統家裝公司乃至工長也會回來幫助業主解決。
3、客戶體驗差,售后無保障
互聯網家裝的營銷方式決定了他們對目標客戶的銷售是大流量式的,很難有相對精準的數量控制。而短時間內聚焦的用戶數量眾多,在互聯網家裝后續服務很難跟上的情況下,就會出現服務質量打折,客戶體驗較差的問題。
盡管互聯網家裝的初衷是用一站式服務、省去中間環節為最多的用戶提供利益,但由于家裝產業鏈涉及設計、報價、施工、材料、監理、家具、驗收等眾多要素,鏈條過長、牽涉環節過多,這些都需要人力來提供細致的服務。然而當短時間用戶量過大時,互聯網家裝乃至會采取再分包的方式來提供服務,就會發生裝修隊伍臨時拼湊、施工品質難保證、用戶滿意度大幅下降等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