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康是啥意思 怎么才算陽康:不少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經過居家治療后逐漸康復,從“陽了”到“陽過”再到“陽康”,這個過程中間功能,大家一直在期待自己到達“陽康”
不少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經過居家治療后逐漸康復,從“陽了”到“陽過”再到“陽康”,這個過程中間功能,大家一直在期待自己到達“陽康”這一步。那么怎么才算“陽康”?下面為大家介紹。
根據《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居家治療人員癥狀明顯好轉或無明顯癥狀,并且連續兩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即可基本恢復正常生活和外出。
受自測試紙的檢測條件影響,自測抗原試紙轉陰并不代表感染者真正轉陰,一定要到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連續兩次都是陰性才能判斷為“陽康”。
1、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
2、癥狀基本消失或明顯好轉;
3、有肺炎癥狀的,在復查CT時,顯示肺炎病灶已經明顯吸收;
4、連續兩天核酸檢測陰性,或者Ct值≥35,或者3次抗原陰性。
一是剛康復,身體還較虛弱,要保持膳食平衡,營養均衡,并循序漸進進行適度運動;二是繼續做好戴口罩、手衛生等良好生活習慣;三是繼續做好健康監測,6個月后再接種加強針。
陽康后會對同型病毒毒株產生免疫力,短期內(3-6個月)能抵抗同類型毒株感染,而核酸檢測主要是檢測體內是否存在相應的病毒感染、指導用藥治療等,對“陽康”者來說沒有必要。

近期,國家和省市不斷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政策,均明確要求除養老院等特定場所外,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若您工作、出行不需要核酸檢測結果的,就沒必要去進行核酸檢測。
“陽康”后體內可能還存在極少量病毒或病毒片段,均可以通過核酸檢測出來。如果是病毒片段,則完全沒有傳染性;如果檢測CT值大于等于35,且無臨床癥狀,基本上無傳染性;如果有癥狀且CT值較低,則需要繼續觀察,傳染性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