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集成電路行業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市場需求形勢趨好推動,整體復蘇態勢強勁,產銷增長加快,效益大幅提升,國內產業實力進一步增強,對提高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
尚普咨詢行業分析師指出:全球半導體市場經歷了2012年的衰退后,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機頂盒及汽車電子產品等市場強勁需求的推動下,2013年恢復增長。我國集成電路行業抓住市場契機,在國家加快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的支持下,2013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加速增長,市場銷售額增至9166.3億元,同比增長7.1%。
在產品結構方面,存儲器仍然是份額最大的產品,2013年市場份額達21.2%。此外,面對較為紅火的nandflash市場,各大廠商也紛紛調整其產能分布,其產品競爭激烈,市場波動中平均價格略有走低。此外,embeddedcpu、assps隨著各種專用高度集成芯片的出現,特別是移動智能設備的快速增長,市場增速分別為19.6%和15.5%,為銷售額增長最快產品。
另外,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出口額877億美元,同比增長64.1%,增速與上年持平;從全年發展態勢來看,集成電路出口量和增速均有逐季下降態勢。從出口的集成電路種類看,傳統處理器比重下降5%左右,存儲器比重下降近1個百分點,其他新型芯片比例明顯提高。
2013年,集成電路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加速,全年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578億元,同比增長68.2%,增速比電子信息制造業高出55.3個百分點,成為全行業投資增長最快的領域,扭轉了上年下滑10.2%及年初下滑13%的局面。其中一些高端生產線的投資建設,將極大提升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整體制造水平,推動產業升級換代,如中芯北方集成正式運營,將投資35億美元建設45納米及更先進的集成電路生產線;三星12英寸閃存芯片生產線于2013年底建設完工,開始試生產。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深度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有望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整體形勢將好于2013年,集成電路設計仍將是全行業的增長亮點,產業增速預計將比2013年提高5~10個百分點,達到15%以上。
集成電路概念股一覽
上海貝嶺: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的龍頭,公司投入巨資建成8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還聯手大股東華虹集團成立了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上海華虹NEC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技術實力雄厚,公司參股華虹NEC后更加突出了在集成電路方面的實力,有利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士蘭微:一家專業從事集成電路以及半導體微電子相關產品的設計、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是集成電路以及相關的應用系統和方案,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領域:以消費類數字音視頻應用領域為目標的集成電路產品,包括以光盤伺服為基礎的芯片和系統。
歐比特:專注工業領域的集成電路制造商,公司主要從事高可靠嵌入式SoC芯片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系統集成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為基于SPARC架構SoC芯片的行業技術引導者和標準倡導者,是我國首家成功研制出基于SPARC架構的SoC芯片的企業,推出的SPARC架構的基礎芯片S698,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長電科技:以長電科技為主導,與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清華大學等5家聯合申報的“高密度集成電路封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已獲批準。公司是中國著名的半導體封裝測試生產基地,為客戶提供芯片測試、封裝設計、封裝測試等全套解決方案,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中國電子百強企業。公司在傳統IC封裝規模化生產的基礎上,致力于高端封裝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通富微電:通富微電是由南通華達微電子有限公司和富士通(中國)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由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公司專業從事集成電路的封裝和測試,擁有年封裝15億塊集成電路、測試6億塊集成電路的生產能力,是中國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產品品種最多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之一。

華天科技:屬于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行業,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封裝與測試,集成電路產品的封裝能力從2004年的10億塊迅速增加到2007年6月末的30億塊,年封裝能力居于內資專業封裝企業的第三位。
同方國芯:同方國芯全資子公司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國微電子有限公司均被認定為2011-2012年度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公司是中國石英晶體元器件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專業從事研發、生產、銷售石英晶體頻率器件及石英晶體光學器件,公司立足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產品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中電廣通:持股58.14%的中電智能卡公司在模塊封裝生產領域的國內技術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