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2013年全球經濟增速下降,礦產品價格波動,以及礦業的快速增長造成成本上升,全球礦業進入發展寒冬期。礦業人士指出,目前全球礦業正處于調整階段,未來隨著世界經濟逐步復蘇,礦業新一輪繁榮即將到來。現對2013年我國礦業發展新增長趨勢進行分析。
礦產品價格總體下行 行業春天已去
受到國際經濟形勢影響,2012年以來,鐵礦石、煤炭等礦產品價格都從高位開始下滑。業內人士表示,礦業價格的下跌會帶來全球對礦業投資的“估值”下降。尤其是今年以來,礦業投資表現一般,投資逐月下降,4月份首次出現了負增長,趨冷跡象明顯,全球礦業市場供需狀況正在發生改變,由此前的供應緊張轉變為供過于求。
今年上半年,全球礦產品產能過剩,價格總體下行,礦業市場不穩狀況未得到徹底扭轉。而我國上半年主要礦產品產量持續增長,投資平穩,主要金屬價格震蕩下行,部分品種價格觸及近年新低,經營風險加劇。
我國礦業在2012年發展異常迅速,造成了2013年生產過剩的情況。我國礦產品生產和進口量的穩定增長與需求下降之間的矛盾,仍將影響整個礦產品市場的未來走勢。
進入10月份,我國礦產品價格環比回升,礦業市場保持穩健上揚的態勢,國際礦產和金屬企業產品的市場需求前景依然看好。其中,供求關系仍是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基本因素。一方面,在世界經濟總體趨向復蘇的背景下,國際市場原油、銅等大宗商品供求關系總體上仍將處于緊平衡狀態,大宗商品價格將處于高位。另一方面,美國頁巖氣革命導致其原油進口需求增速明顯下降,新興經濟體調整產業結構和推動經濟轉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鐵礦石、銅、鋁等礦產資源的需求。
全球礦業行業多年來的高額利潤引發了礦業投資熱,較多產能在逐漸釋放,供需矛盾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再加上黃金和基本金屬價格大幅度下跌,全球礦業股票的跳水性下挫,充分表明礦業的春天已經過去。
工業化驅動 礦業進入新的繁榮期
有分析指出,未來10~15年,受金磚五國等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驅動,全球礦產品需求重心將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全球礦業將進入新的繁榮期。事實上,整個世界市場對于各種礦物的需求不會降低,但是短期之內會面臨一些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
中國礦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王家華表示,對礦業形勢只預測“大潮”,不預測“浪花”。在王家華看來,由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始于2003年的快速發展崛起推動了全球礦業的第四次繁榮,并且這個周期尚未結束,我們需要的只是信心和耐心。
當前,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等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國的人均GDP大約為5000美元,處于資源和消費峰值之內。同時,其他新興國家也開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如中亞、南亞、東南亞,都對礦產資源提出了需求。因此,礦業第四次繁榮期還將持續。當然,這還依賴于多種因素,如發達國家是否能走出衰退,實現增長;以我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的經濟可持續性和發展穩定性;全球貨幣流動性情況;礦物礦產貨幣化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地緣政治突發事件的干預影響程度等。

不過,礦業領域需要長線發展、理性發展,我國的需求正在改變。雖然大宗商品的展望及資源保護的緊迫感整體需求前景與以往不同,我國仍有望滿足經濟增長的資源需求,但增長速度有可能趨緩。據普華永道預計,鑒于我國需求增速放緩,礦業公司將面臨挑戰。而我國國內企業礦石開采提速,建設進展迅速的企業將具備更大成長彈性。從中長期來看,我國下游電動汽車、儲能行業的爆發,將大幅拉動對上游礦石的需求,礦產品依舊看漲。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請點擊礦業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在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撰寫了《2013-2018年中國工礦業管道配件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較為系統、全面地分析了礦業行業的市場發展狀況和競爭現狀,能夠為企業深入細致地認知礦業行業的投資現狀及趨勢提供具有價值和指導意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