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好人不管在哪個國度,哪個地方都存在著,隱藏著,大多都是以小人物在日常生活當中出現。
每個人對爛好人的定義有所不同,說說我個人對爛好人的看法。
爛好人不論在表面看起來還是與他交往,他給你的印象都比較隨和老實憨厚比較好相處。
做事上”自己遇到麻煩即便招手即來,也不愿麻煩別人。別人找他幫忙即便他現在很不方便也樂意去幫忙,成就他人犧牲自我。
做人上”經常要看別人的臉色說話做事情,他的自信心可能會因為對方的一句話崩塌,做人做事經常優柔寡斷不分對錯,在對與錯之間很少敢站出來,有時會害人害己!
就是對所有人都一樣好的人
爛好人,咱理解是這樣的:
為什么叫好人,喜歡幫助別人的人都能稱為好人,前面加個爛字,就使好人變了味道。一般,水果爛了就不新鮮,魚爛了就臭了,那么好人爛了會是什么樣子了?
好人爛了,這句話比較深奧,不容易解答,打個比喻吧。
有人被車撞了,受傷了,路人甲看見了,趕緊打電話報警,然后就等待警察來處理事情,并在旁邊守著。這是好人好事吧,路人甲應該稱為好人吧,但是你們有發現這個里面有一個問題不?
路人甲應該先打120叫救護車,然后在報警,等待警察叔叔,可是他只報警,沒打120,結果照成被撞人員差點死與失血過多。
我覺得路人甲應該就是一個爛好人,因為路邊還有路人乙,看見路人甲在打電話,以為路人甲已經打了120和110了,所以就沒有再次打電話報警并和路人甲一起等待救援人員。
總結:爛好人的意思就是,幫倒忙,或越幫越忙
什么是爛好人?爛好人是分兩種的。爛好人這個問題不深奧,也不容易解答!我只能舉兩個例子,讓大家明白這兩種爛好人有什么區別!就說唐大師吧,手下的徒兒為了保護他,與天爭,與地斗。結果唐大師說,你怎么天天打打殺殺的,這樣多不文明,會弄壞很多花花草草的,我認為,這樣的人,就是爛好人。當然,這樣的爛好人不壞,這樣的人,是很有公德心的,有公德心的人,心底是很善良的。恰恰就是因為有公德心,太善良,被大家認為是爛好人。
再打個比方形容第二種爛好人吧!農戶張三需要耕地,但是沒有勞動力,家里也沒有一頭牛,正在田地里發愁,正好碰到有勞動能力但是沒有一頭牛的李四。于是李四知道這個情況后,就很熱情的對張三說,咱們村上的趙五家里有勞動力,還有一頭大黃牛,我和他私交很好,走,我帶你去他家,把他的大黃牛借來給你用!于是,趙*管心里舒服不舒服,看李四的面子,把大黃牛借給了同村的張三用了幾天!而趙五由于沒有了大黃牛,只能帶著家里的勞動力下地用手工工具刨地!這就是我認為的第二種爛好人,這種爛好人心底也很善良,但是沒有自知之明,很容易得罪人!
其實,不管怎么樣,現實中大家一定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有道德,有良知,有信譽度的人。
紅樓夢中的迎春就是一個爛好人。他的故事和處理事情的方法。就是爛好人的答案。我自己就是這么一個人。回顧青春的時候,我喜歡的對象是射雕英雄傳里的老頑童。鹿鼎記里的韋小寶。他們都是和稀泥的高手。我和稀泥沒有學到,反而變成一個爛好人。沒原則,沒底線,愛發脾氣,也愛生自己的氣。憋死自己。
**《悲傷逆流成河》中男主角齊銘就是爛好人 ,你可以參考參考。
爛好人,其實是不懂得拒絕的人,別人有事找ta,ta就答應幫助,但自己不一定真的能做到。做不到的時候就有人會說ta。
其實“爛好人”這個詞很諷刺的。也很,“哲學”,嘖嘖嘖。
就是你幫別人做事,卻沒做好,別人還說你,可你每次,別人叫你幫忙,你還是要幫,別人心里就覺得你好欺負了
爛也就是“過度”,我們知道飲酒過度會傷身體,縱情過度也會傷身體,好人過了度就稱之為爛好人。為了規范個人行為,有道德規范有法律約束我們。你明知道他好賭,還不顧他人勸阻借錢給他*,這個稱之為沒有底線和原則的縱容他人,稱之爛好人…
爛好人在我印象中就是
不管好人壞人只要你覺得是個人,爛好人都會做無私奉獻,被人坑了不知道,利用了不知道,做什么什么都不知道
付出什么都是理所當然,特別好欺負,這樣其實很不好
人格和性格的區別有:
1、定義不一樣: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人格是一種具有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覺,情感,意志等機能的主體。
2、特征不一樣:人格的特征主要有四個,它們分別是人格的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功能性。性格的特征是具有神經性、外向性、用心性、同意性、開放性。

3、組成不一樣:性格由態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緒特征和理智特征四個成分組成。人格則包括生命、身體、健康等物質性要素以及姓名、肖像、榮譽、名譽、隱私等精神性要素。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人格 (心理學術語)
百度百科-性格 (心理學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