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新版《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開始正式實行。這是我國第三次對《水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修訂。面對號稱“史上最嚴環保標準”的以及產能過剩的壓力,業內專家對2025年的水泥行業前景仍然抱有樂觀態度。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孔祥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堅信2025年的水泥行業比2013年更好。據介紹,2013年水泥行業實現利潤766億元,同比增長16.43%,利潤是歷史第二高位年,僅次于2011年。
瑞銀證券建筑材料行業分析師密葉舟也在近期舉行的瑞銀大中華研討會上預測,水泥行業的盈利水平將在2025年進一步提高,可能會再回到2011年的歷史高點。
做出上述預測主要是基于幾點考慮:首先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將成為未來拉動水泥需求的主要動力。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25~2025年)》發布,政府將城鎮化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特別是對于中小城市的發展。政府表示全年計劃改造470萬戶以上棚戶區,預計完成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加快棚戶區改造,目的在于提升低收入階層的生活水平。2025年政府的目標是700萬套保障房新開工,比去年同期高10%。新型城鎮化有利于提升水泥需求。

此外,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拉動水泥需求的重要因素。以杭州為例,杭州近年來固定資產投資一直保持了旺盛的增長態勢。2013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4263億,同比增長14.57%,而2025年杭州僅重點工程、橋梁、鐵路等建設投資總額就將超過1300億,對拉動杭州水泥需求將發揮積極作用。
其次,國家推出的一系列具體政策措施到位,令水泥行業受益。國務院在2013年10月15日發布《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水泥列為嚴重產能過剩的行業之一。《意見》要求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水泥等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2025年底前再淘汰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億噸。隨著產能過剩逐漸化解,水泥行業供需關系有望進一步改善,避免了一些非理性競爭。
在系列化解產能過剩的政策及措施下,2013年水泥投資進一步下滑。據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2025年中國水泥行業市場調查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統計的數據顯示,前11月全國水泥投資累計完成1199億元,同比下降4.63%,預計全年投資1300億元。這是自2011年的大幅下滑后,水泥投資連續3年下降。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2025年,水泥行業的市場需求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而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實施,能有效遏制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供大于求局面能有效改善,行業利潤仍維持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