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到:9月上旬,馮女士就為“十一”黃金周出游做準備了,目的地是臺灣。她通過我市一家旅行社的在線服務,了解了航班、行程、酒店等,完成了網上訂購。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在線旅游”不僅僅是預訂機票和酒店等簡單的服務,旅游線路和產品的預訂也吸引著相當部分消費者的眼球。今年9月,我省首家旅游網站“四季風旅游網”上線運行,標志著我市旅游企業開始把傳統的旅行社前期服務功能全部搬到線上:服務人員在第一時間上門簽約,游客在旅游之前的一切活動都可以在網上完成,大大降低了時間成本,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使游客享受到更豐富、更優惠、更便捷的服務。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旅游行業研究報告》了解到,互聯網與傳統旅游業的深度融合,將極大地加速傳統旅游業的升級,加速旅游行業的洗牌。
旅游服務是最適合搬到網上的業務,在時下的網絡時代,所有傳統產業都在竭盡全力地使自己與互聯網融合,希望以此來占據優勢地位,促成原有市場格局的重新洗牌。同樣,被稱為“21世紀朝陽產業”的旅游業,也正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不少網絡經濟專家和旅游專家認為,旅游服務是最適合搬到網上的業務。作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行社身處這樣的大環境,面臨著空前的機遇與挑戰。據中國電子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到2014年,我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預計將超過4500億元。
目前,“在線旅游”已成為電子商務的一塊“大蛋糕”。隨著這些年互聯網和手機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攜程、途牛、同程這些國內較大的旅游網站改變了旅行社在食、宿、行、游、娛、購這旅游六大要素中的龍頭地位,傳統旅行社優勢采購的能力越來越有限,旅行社過去曾經擁有的車票、住宿、門票等訂購服務優勢日漸變為劣勢,傳統旅游企業日子越來越難過。另一方面,不管是商旅、差旅還是自助旅行,都在通過網絡實現在線瀏覽景點、在線選擇、在線預訂、在線支付、在線回饋、在線租車、在線預訂目的地酒店等。四季風旅游集團公司總經理喬炳節告訴記者:“攜程、藝龍、途牛、蜂窩網、窮游等這些網站都是在線旅行代理商,它所銷售的旅游產品都是由全國各地不同的旅行社供應產品,它只是個平臺。‘四季風旅游網’完全實現的是線上了解、線下體驗,雖然剛剛起步,但市場前景看好。”尋找開啟市場的金鑰匙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旅行社變成了“傳統旅行社”。面對日新月異的行業發展態勢,我市的很多旅行社開始有了危機感。作為我市排名前10位的“傳統旅行社”之一,四季風旅行社如何直面“焦慮”?該旅行社負責人喬炳節回答:2.0版,即線上對接線下。為此,他們發展智能門店,完善線上線下服務,這是他們今年走出的第一步。今年9月,他們經過探索轉型,變身為“四季風旅游網”,與旅游消費者直接互動并提供量身訂制的旅游服務。
面對線上旅行商對傳統旅游業務的迅速“蠶食”,業內人士大呼“狼來了”。有人認為,傳統旅行社有2至3年的調整期,3年后大的旅行社將結合線上線下,建立自己的網絡服務平臺。“旅行社面對互聯網轉型,這是一種新思路和新出路。”商務國旅牛鋼說,互聯網時代旅行社從產品銷售方被動轉型到產品供應商,通過網店、微博、微信和APP等營銷是趨勢,但線下的服務依然是其核心競爭力。據喬炳節介紹,“四季風旅游網”已在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建有服務網站,在省內建立了20余家服務網站,目標是在全省建立1500個服務網站來支持“四季風旅游網”平臺的運行。但旅行社的地面服務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電商平臺不可能完全取而代之。平臺只是交易的載體,旅游需要的是人對人的服務。
我市一些旅行社負責人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交易和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隨著在線旅游市場規模日漸擴大,智慧旅游營銷成為開啟市場的金鑰匙,誰在智慧旅游營銷中搶占先機,誰就會在未來旅游業發展中獲得先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