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最前
大家還記得 ATi Radeon HD4850 / HD4870 嗎?那個發布就讓 NVIDIA 9800GTX 直接一夜暴降 1000 元的神卡嗎?在我眼里,最新的 AMD Radeon RX 9070 XT 與 AMD Radeon RX 9070 正在重演這個奇跡!之前我在 AMD Radeon RX 907 0XT & RX 9070 發布會文章里說過了這句話,信心來源就是我在上市之前拿到了這兩張顯卡,并且開測了!
價格是大會上知道的,4999 元起的 RX 9070 XT 香爆了!實測下來 4499 元的 RX 9070 也非常不錯!它雖然寫著 9070 XT / 9070,但是實際上它應該是過往的 90 GRE / 80XT 這一級別的迭代升級版本。之所以改叫 9070 XT / 9070,就是代表著 AMD 的決心跟信心——9070 XT 正面硬鋼 5070Ti,9070 正面硬鋼 5070!
訊景(XFX)AMD RADEON RX 9070 XT OC 海外版Ultra 16GB 全新電競游戲設計智能學習臺式電腦獨立顯卡
送贈品
30天銷量3000+
▲ 本次我拿到了 XFX Radeon RX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與 XFX Radeon RX 9070 海外版兩張顯卡。兩個外包裝看上去一致,但是內里卻有很大的區別
通過外包裝可以了解到,RX 9070 與 RX 9070 XT 的顯存容量都是 16GB 的顯存。顯卡都支持 PCIe 5.0 X16 模式,并向下兼容。
▲ 包裝盒背面有著顯卡各個角度的結構圖,最顯著的區別是,RX 9070 XT 有著 3 * PCIe 8pin 顯卡外接供電口,而 RX 9070 采用的是 2 * PCIe 8pin 顯卡外接供電口。
顯卡尺寸上,RX 9070 XT 也更大些,這代表著 RX 9070 XT 的散熱規模較大,標稱功耗也更高些。
☆☆☆☆☆☆☆☆☆☆☆☆☆☆☆☆☆☆☆☆☆☆☆☆☆☆☆☆☆☆☆☆☆☆☆
Radeon RX 9070 XT 顯卡賞析
▲ XFX Radeon RX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內里包含顯卡本體,以及顯卡支撐架、RGB 信號線,以及產品說明書,現在顯卡廠家都推薦用戶去 AMD 官網下載最新的驅動,以此來讓顯卡發揮出最大性能,并為節能環保做貢獻。
▲ XFX Radeon RX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造型非常獨特,顯卡的導流罩在四個角度有別致的過渡區域,這樣可以更為出色為散熱模組導流的同時,也能在頂部朝向玩家的區域彰顯出 Radeon 與 XFX 的 LOGO。
▲ Radeon 的 AMD 顯卡專屬 LOGO!顯卡采用三把高風壓、高風量的軸流風扇,可以為顯卡提供出色的散熱風流。三把風扇支持智慧啟停,可以在低負載下自動停轉,降低運行噪音。
▲ XFX 的品牌 LOGO。顯卡的導流罩末端采用封閉設計,顯卡末端的熱量更多通過對流穿透區域進行散熱。
▲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的背板采用合金一體鑄型而成,擁有極為出色的機械強度與輔助散熱能力。背板在重要接口處有做了開槽處理,方便用戶接入電源線 / 信號線。在沒有 PCB 的區域處,在保證足夠機械強度的情況下,配置了對流穿透區域,讓顯卡的熱量可以快速散發出去。
▲ 顯卡的頂部視角??梢钥吹斤@卡厚度大致為 3.5 槽 PCI 槽厚度,顯卡的散熱規模十分巨大。在靠近擋板區域有 RGB 信號線接口。
▲ AMD 顯卡為了用戶的穩定體驗,采用了安全的 3 * PCIe 8 pin 供電接口,可以完美適配老電源的同時,更大程度保護了用戶的主機與電源,也方便了用戶的安裝,降低用戶的實際裝機預算。
▲ 顯卡的底部視角。可以看到顯卡散熱模組的散熱底座采用均熱板技術。顯卡的散熱鰭片十分密集,可以快速將顯卡核心、顯存以及供電模塊的熱量快速傳導散發出去。
▲ RX 9070 XT 提供有 DP 2.1a 和 HDMI 2.1b 視頻接口,可以支持最大 8K 分辨率的顯示畫面輸出,每個顯示輸出口有防塵套加以包裹保護。
☆☆☆☆☆☆☆☆☆☆☆☆☆☆☆☆☆☆☆☆☆☆☆☆☆☆☆☆☆☆☆☆☆☆☆
Radeon RX 9070 顯卡賞析
▲ XFX Radeon RX 9070 海外版 Pro 內包裝就簡單多了,顯卡本體,以及一張驅動程序與說明書導引卡。
▲ XFX Radeon RX 9070 海外版 Pro 的外觀設計更多回歸到 XFX 的經典設計之上。顯卡方方正正。顯卡的整體體積明顯比 XFX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小一圈。
▲ 顯卡采用三把高風壓、高風量的軸流風扇。風扇支持智慧啟停,可以在低溫下自動停轉,降低顯卡的運行噪聲。
▲ 顯卡末端沒有完全封住,可以看到顯卡有 5 個熱管頭。合金背板的末端上翹,保護熱管與散熱塔體。
▲ 顯卡背板采用合金一體鑄型而成,可以為顯卡提供非常出色的機械強度。顯卡在 PCIe 8 pin 供電接口處做了規避處理,在沒有 PCB 的地方做了對流穿透區域,可以提高顯卡的散熱效率。
▲ 顯卡的底部視角。散熱模組同樣采用均熱板技術,可以快速將 GPU 表面的熱量快速散發出去。
▲ 顯卡的頂部視角,9070 海外版 Pro 的厚度明顯比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的厚度薄了一些,達到了 3 槽 PCI 槽厚度。導流罩頂部有 AMD 顯卡專屬的 Radeon LOGO 以及 XFX 的品牌 LOGO。
▲ 9070 海外版 Pro 采用 2 * PCIe 8 pin 顯卡外接供電口設計,可以完美兼容市面上的老電源,同時也提高顯卡與主機、電源的安全性,極大減少用戶的裝機成本。
▲ RX 9070 提供有 DP 2.1a 和 HDMI 2.1b 視頻接口,可以支持最大 8K 分辨率的顯示畫面輸出。每個顯示輸出口有防塵套加以包裹保護。
☆☆☆☆☆☆☆☆☆☆☆☆☆☆☆☆☆☆☆☆☆☆☆☆☆☆☆☆☆☆☆☆☆☆☆
測試 CPU 采用 9800X3D
▲ CPU 采用當下游戲 CPU 王者—— AMD Ryzen 7 9800X3D。這個 CPU 游戲性能斷層式領先于其他 CPU,也完全解決了上一代 7800X3D 的痛點—— 1% LOW 幀。這顆 CPU 功耗也并不高,實際使用時其散熱器的噪音非常低。
▲ 其脫胎于廣受好評的 Zen5 架構,CPU 性能更上一個臺階,全新的 X3D 緩存布置方式,也讓這顆 CPU 成了史上第一顆可以超頻的 X3D 系列 CPU。
▲ 9800X3D 更令人稱贊的是它的出色兼容性,它可以完美適用在 B650 / B650E / X670 / X670E / B850E / B850 / X870 / X870E ,以及部分做工出色的 A620 主板上!而且未來還可以適配更新的主板,獲得更強大的支持。
☆☆☆☆☆☆☆☆☆☆☆☆☆☆☆☆☆☆☆☆☆☆☆☆☆☆☆☆☆☆☆☆☆☆☆
測試整機欣賞
▲ AMD Ryzen 7 9800X3D + 華碩 重炮手 WiFi + XFX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 WalkDisk WN20 PRO 4TB + 金士頓 FURY 超級野獸 Beast RGB DDR5 6000 32G*2 C40 + 東芝新 2TB + 九州風神 冰果 360 + 九州風神 PQ1000P + 安鈦克 FLUX PRO .
而 XFX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你真太令我陌生了!你這么酷炫還是我認識的那個 XFX 嗎?
▲ AMD Ryzen 7 9800X3D + 華碩 重炮手 WiFi + XFX 9070 海外版 + WalkDisk WN20 PRO 4TB + 金士頓 FURY 超級野獸 Beast RGB DDR5 6000 32G*2 C40 + 東芝新 2TB + 九州風神 冰果 360 + 九州風神 PQ1000P + 安鈦克 FLUX PRO .
這個才是我認識的 XFX,這個味,對了!
☆☆☆☆☆☆☆☆☆☆☆☆☆☆☆☆☆☆☆☆☆☆☆☆☆☆☆☆☆☆☆☆☆☆☆
理論性能測試
▲ AMD Ryzen 7 9800X3D 與 XFX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被正確識別出來,可以看到 9070 XT 的規格是 64CU ,4096 流處理器,最高加速頻率 3100MHz,16GB 顯存,256BIT 顯存位寬, 128 ROPs ,256 TMUs,這也表示 9070 XT 的光柵能力會很強,甚至于比 5070Ti 更強! 這也創下了 AMD 顯卡最高的運行頻率!
金士頓 FURY 超級野獸 Beast RGB DDR5 6000 32G*2 C40 也被正確識別了。
▲ AMD Ryzen 7 9800X3D 與 XFX 9070 海外版 Pro CPU-Z 與 GPU-Z,可以看到 RX 9070 的規格是 56 CU ,3584 流處理器,16GB 顯存,256BIT 顯存位寬, 128 ROPs ,224 TMUs,所以 9070 板級功耗僅有 220W 是一款非常高能效比的顯卡。
▲ 5070Ti 的 GPU-Z
▲ XFX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的 3Dmark Steel Nomad DX12 模式分數為 7223
▲ XFX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的 3Dmark Steel Nomad Vulkan 模式分數為 7418。
▲ XFX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的 3Dmark 動態實時光線追蹤得分 18789,比起上一代的 7900 GRE 有了長足的進步!
▲ XFX 9070 XT 海外版 Ultra 的 3Dmark Speed Way 得分,真的別考慮 7900 GRE ,570Ti 的也可以考慮一下 9070 XT。
▲ XFX 9070 海外版 Pro 的 3Dmark Steel Nomad DX12 模式分數為 6028
▲ XFX 9070 海外版 Pro 的 3Dmark Steel Nomad Vulkan 模式分數為
▲ XFX 9070 海外版 Pro 的 3Dmark 動態實時光線追蹤得分 15862 分,比 7800XT 跟 7900 GRE 都強。
▲ XFX 9070 海外版 的 3Dmark Speed Way 得分 5774 ,這個比較貼近 9070 XT 跟 9070 的實際游戲差距!
☆☆☆☆☆☆☆☆☆☆☆☆☆☆☆☆☆☆☆☆☆☆☆☆☆☆☆☆☆☆☆☆☆☆☆
游戲性能測試
▲ 游戲測試從國產之光《黑神話 悟空》游戲特效為影響級,開啟 FSR / DLSS 。不開啟光追的情況下,9070 系列一出色的光柵性能,全方位領先 5070Ti。
▲ 作為最著名的 NVIDIA DLSS 測試游戲,《賽博朋克 2077》里,9070 系列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開啟光線追蹤的情況下,9070 XT 還能略微領先 5070Ti,這比起 RDNA3 架構的顯卡來說,是非凡的進步。
▲ 《使命召喚 21 黑色行動 6》游戲 benchmark 實測,COD 已經是一個超 IP 了,COD 21 作為第一批實裝 FSR 4 的游戲,后續我們會測試 FSR 4 帶來的流暢度提升。
COD 21 里,9070 XT / 9070 都是大勝 5070Ti,這是更多光柵單元的勝利。
▲ 《騎馬與砍殺 II 霸主》游戲 benchmark 實測。9070 XT 與 5070Ti 可以說互有勝負,主力分辨率——2K 分辨率上,9070 XT 略微領先,4K 分辨率上 5070Ti 略強。
▲ 猛漢王——從《怪物獵人:世界》進化到《怪物獵人:荒野》,不變的還是顯卡殺手。這游戲里,9070 XT 略勝 5070Ti,9070 在 1080P 與 2K 分辨率下,很接近 5070Ti,4K 分辨率則拉開差距。
▲ 《孤島驚魂 6》benchmark 實測,隨著分辨率的加大,9070 XT 的領先幅度在加大..........更多的光柵單元賦予 9070 XT 更強的實力。
至于 9070,它的對手 5070 還沒登場。
▲ 《無主之地 3》benchmark 實測。9070 XT 憑借著更多的光柵單元,領先于 5070Ti,9070 差不多是 90% 的 9070 XT。
▲ 《塵埃 5》benchmark 實測,9070 XT 在 4K 分辨率更大的負荷下,因為光柵單元更多而反超,1080P 與 2K 分辨率略輸。
▲ 《彩虹六號:圍攻》benchmark 實測,5070Ti 全方位領先。無論是 9070 / 9070 XT / 5070Ti 都能使游戲超流暢運行!
9070 大概是 9070 XT 的 90% 性能。
▲ 《刺客信條:幻景》作為刺客信條的全新續作,對比過往有全方位的提升。9070X T 在這游戲里能夠略領先 5070Ti,這得益于更多的光柵單元。
▲ 《神之隕落》epic 有免費送,在這個游戲里,5070Ti 全方位領先 9070 XT。
▲ 《古墓麗影 暗影》勞拉小姐姐三部曲,epic 免費送過多次了。這游戲作為早期 DLSS 演示游戲,5070Ti 優化較好,所以勝出這個幅度很正常。
▲ 《絕地求生:大逃殺》老面孔了,5070Ti 全方位領先。不過嘛,當初的顯卡殺手游戲,現今無論是 9070 XT 還是 9070,亦或是 5070Ti 都可以全方位無壓力超流暢運行了。
▲ 《漫威復仇者聯盟》其實這游戲測錯了,應該測《漫威:爭鋒》,但是考慮到《漫威:爭鋒》支持 FSR 4,會讓 5070Ti 輸得更難看點...........
這游戲 9070 XT 勝利!
☆☆☆☆☆☆☆☆☆☆☆☆☆☆☆☆☆☆☆☆☆☆☆☆☆☆☆☆☆☆☆☆☆☆☆
FSR 4 實測
▲ 全新的 AMD FSR 4 采用的是 AI 算法,目前需要借助于 AMD Radeon 9000 系列顯卡來加速,所以目前是 Radeon 9000 系列顯卡獨享。經過實測,FSR 4.0 無論是畫面流暢度還是畫面清晰度,都比 FSR 3.0 更好!
▲ 目前 COD 21 是實裝 FSR 4.0,其他游戲上,都是利用腎上腺素驅動開啟 FSR 4.0 后,利用驅動智能替換 FSR 3.1。
▲ 本次測試采用 COD 21 + 戰錘 40K 星際戰士2 進行實測,分別測試 9070 XT 與 9070,看看 FSR 4.0 對于實際游戲畫面流暢度的提升如何?
▲ 9070 XT 的 FSR 4.0 實測??梢钥吹?,開啟 FSR 4.0 后,游戲的流暢度都會得到提升,質量模式大概提升 30%~60% 的游戲流暢度,開啟 FSR 4.0 性能模式,大概有 80~100% 的游戲流暢度提升。開啟 FSR 4.0 + AFMF 后,質量模式會獲得 200~300 % 左右的游戲流暢度提升,開啟性能模式,會有 235~350% 的游戲流暢度提升。
整體來說,提升效果非常顯著!
▲ 9070 的 FSR 4.0 實測。與 9070 XT 相似,開啟 FSR 4.0 后,游戲的流暢度都會得到提升,質量模式大概提升 35%~50% 的游戲流暢度,開啟 FSR 4.0 性能模式,大概有 50~80% 的游戲流暢度提升。開啟 FSR 4.0 + AFMF 后,質量模式會獲得 200~270 % 左右的游戲流暢度提升,開啟性能模式,會有 250~320% 的游戲流暢度提升。
就提升幅度而言,9070 XT > 9070,所以 FSR 4.0 還真的跟顯卡本身的性能有關,性能越強的 Radeon 9000 及以上顯卡,獲得的提升越多。
☆☆☆☆☆☆☆☆☆☆☆☆☆☆☆☆☆☆☆☆☆☆☆☆☆☆☆☆☆☆☆☆☆☆☆
功耗溫度實測
▲ 9070 XT 的 FurMark 滿載溫度與功耗實測??梢钥吹?GPU 的最高溫度僅有 45 ℃。整張顯卡運行非常安靜。整張顯卡最熱的地方僅有 72 ℃。顯卡的滿載功耗在 339W 左右!
▲ 9070 的 FurMark 滿載溫度與功耗實測??梢钥吹?GPU 的最高溫度僅有 41 ℃。整張顯卡運行非常安靜。整張顯卡最熱的地方僅有 57 ℃。顯卡的滿載功耗在 244W 左右!
可以說 9070 是一張能效比非常出色的顯卡
☆☆☆☆☆☆☆☆☆☆☆☆☆☆☆☆☆☆☆☆☆☆☆☆☆☆☆☆☆☆☆☆☆☆☆
總結
AMD Radeon RX 9070 XT 首發售價 4999 元起,其性能與 5070Ti 不分軒輊。確切的說,在新發布的3A 大作里,光柵應用會更加豐富,9070 XT 更有優勢,在老游戲上 5070Ti 會更有優勢。開啟光追后,9070 XT 的光追性能比起 RDNA3 顯卡有了長足的進步,甚至可以在《賽博朋克 2077》里跟 5070Ti 掰掰手腕。全新的 FSR 4.0 會讓 9070 XT 的游戲流暢性獲得更為出色的提升,同時更強的 AI 性能也可以讓用戶可以更從容的面對未來的 AI 浪潮!4999 元僅相當于 6299 元的 80%,堪稱 8 折的價格,100% 的性能享受,性價比拉滿!
AMD Radeon RX 9070 首發售價 4499 元起,這是一張注重能效比的顯卡,他僅用 72% 的 9070 XT 功耗,實現了 90% 的 9070 XT 性能,非常適合追求能效比的用戶。雖然它的 FSR 4.0 流暢度提升不如大哥 9070 XT,但實測仍有最高 300% 的游戲流暢度提升,未來前景非常廣闊,RX 9070 的官方標定對手是 RTX 5070,目前 5070 還未上市,我們拭目以待未來兩者 70 的對決,看看誰才是 真的 70!
來吧!堵上一切,9070 XT 正面硬鋼 5070Ti,9070 正面硬鋼 5070!重樹 70 甜品級榮光!
最后,9070 與 9070 XT 的溫度真低啊!運行也真安靜呀!
☆☆☆☆☆☆☆☆☆☆☆☆☆☆☆☆☆☆☆☆☆☆☆☆☆☆☆☆☆☆☆☆☆☆☆
主板&內存
▲ 主板采用高性價比的華碩 B850 重炮手 WIFI。這款主板供電十分出色,電氣性能優秀,兼容性十分出色,可以完美支持 9800X3D 與 Radeon RX 9070 / 9070 XT 或者更強的顯卡。
☆☆☆☆☆☆☆☆☆☆☆☆☆☆☆☆☆☆☆☆☆☆☆☆☆☆☆☆☆☆☆☆☆☆☆
▲ 內存采用金士頓 FURY 超級野獸 Beast RGB DDR5 6000 32G*2 C40。我這對內存是早期的 DDR5 6000 C40,現在京東在售的都是 C30 ,更低的時序可以讓內存給整機帶來更為出色的性能。更大容量的內存可以給整機帶來更為出色的性能提升,也可以更好地適配 DeepSeek。
▲ 這對內存更為神奇的地方在于它極為出色的兼容性!無論是什么奇怪的主板,只要支持 DDR5 ,插上就可以完美啟動并一鍵 XMP / EXPO ,享受極為出色的性能。
▲ 產品全家福,包含內存條本體,FURY 貼紙,以及說明書。
▲ 內存散熱裝甲的造型延續著金士頓過往的硬派風格。融合槍械的外觀,通過簡約線條的勾勒,讓內存外觀別具一格。FURY 的子品牌 LOGO 與 超級野獸 Beast 代表的產品歸屬序列,讓用戶直觀了解。DDR5 表明了其內存制式。
▲ 內存背面與正面風格一脈相承。銘牌貼紙與線條勾勒出的圖案相得益彰。
▲ 金士頓的銘牌貼紙最為特別,它只標注產品的總內存以及運行電壓,剩下的參數需要用戶上官網輸入這一串 ID 串,查詢產品的參數與真偽!
▲ 內存搭載有 PMIC 芯片,可以對內存 DRAM 顆粒進行精細化控制,可以讓內存維持長期巔峰性能輸出。
▲ 內存搭載有 ECC On-Die 技術,可以實時自動地對飲高速讀寫產生的數據錯誤進行糾正,讓整機的穩定性更上一個臺階。
▲ 金士頓特地為 RGB 內存條搭載有遠紅外同步技術,可以讓內存條在無需軟件的介入下,也能讓內存的 RGB 自動同步,形成一個發光的整體。內存的 RGB 十分敞亮,在機箱內十分醒目。
☆☆☆☆☆☆☆☆☆☆☆☆☆☆☆☆☆☆☆☆☆☆☆☆☆☆☆☆☆☆☆☆☆☆☆
還有個金士頓用戶福利!?。。。。。?!
▲ 想要購買金士頓產品的用戶,關注“金士頓科技”官方公眾號后,點擊“售后相關”——身邊放心店,即可查詢到金士頓官方認證的線下實體店鋪。
用戶到金士頓授權的線下零售店鋪,購買金士頓產品關注金士頓微信朋友圈、發布抽獎活動朋友圈,即可現場參與抽獎。
活動時間:3月07號-09號
獎品設置
一等獎:Kingston FURY Beast 超級野獸 6000 16GB*1pcs
二等獎: 金士頓 NV3 1T*1pcs
三等獎:DTSE9G3 128GB*10pcs
參與獎:FURY漸變運動水壺-紫色+藍色*10pcs
參與獎:金士頓禮品、蛇年鑰匙鏈*20pcs,
▲ aida64 內存與緩存測試??梢哉f金士頓 FURY 超級野獸 Beast RGB DDR5 6000 32G*2 C40 把 9800X3D 的 I/O Die 吃得滿滿的,現在京東上都是 C30 的,性能更強,延遲更低,更大容量可以給整機帶來更強的性能,心動不如行動。
☆☆☆☆☆☆☆☆☆☆☆☆☆☆☆☆☆☆☆☆☆☆☆☆☆☆☆☆☆☆☆☆☆☆☆
我的超大 4TB 游戲 / AI 存儲盤
▲ 為了把我那快 2TB 的 steam 游戲,以及 EPIC、Wegame、Ubi 游戲有地方放,不再是采用多塊 SSD + HDD 切換,我決定買一塊 4TB 的 PCIe 4.0 X4 旗艦級 SSD。選擇 WalkDisk 的原因是——這款 SSD 是東芝總代與雷克沙前總代——香港喜和自營產品,它是由雷克沙母公司江波龍代工的,可以認為是雷克沙 ARES 戰神系列 4TB 的換皮版本。
▲ WalkDisk WN20 PRO 4TB 的產品外包裝采用的是現代簡約設計風格,清爽的外包裝比較切合年輕人的審美。
▲ 背面就是簡略版的說明書。
▲ 產品內包裝采用硬質塑料殼加以包裹保護,可以有效隔絕靜電。此外還有產品說明書。
▲ 產品正面有產品的銘牌貼紙。這也是產品的保修憑證。上面明確標明了產品的容量 4TB、型號 WN20 PRO,品牌 WalkDisk ,以及生產遵守的規范。
▲ 產品的背面只有一個 ID 編碼,這個配合正面的銘牌貼紙是產品的保修憑證!
▲ 輕輕揭開產品的銘牌貼紙就可以看到產品的真容啦!滿滿的雷克沙味!本質上還是致鈦 TiPlus 7100 的江波龍(雷克沙)版本。
香港喜和公司之前是雷克沙的大中華區總代,后面打算做自有品牌 SSD,因此讓雷克沙的母公司江波龍代工合情合理!這也可以看出,這款 SSD 比市面上很多 SSD 靠譜多了,畢竟雷克沙(江波龍)的產品,品質可靠有保障!
▲ 主控采用致鈦 TiPlus 7100 / 雷克沙 ARES 同款的聯蕓 MAP1602A-F3C,基于12nm工藝制程制造,支持PCIe 4.0x4和 NVMe 2.0標準。它是目前比較成熟的PCIe4.0主控方案,在很多高端的PCIe4.0 SSD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4 顆 NAND 顆粒來自江波龍封裝的 3D-TLC NAND ,至于最終來源,當然是國產之光!江波龍封裝生產,品質可靠有保障!
▲ 為了加大產品的適應性,WalkDisk WN20 PRO 4TB 還贈送了 M.2 散熱片,硅脂片,M.2 專用螺絲刀、M.2 螺母,還有酒精清潔套裝。
▲ 散熱片與 WalkDisk WN20 PRO 4TB 合體。
▲ 準備插入到華碩 B850 重炮手 WIFI CPU 直連的 m.2 PCIe 5.0 X4 接口,并采用主板標配的 M.2 散熱片。
▲ Crystal Dsik Info 正確識別出產品的型號、容量、以及傳輸模式。
▲ Crystal Dsik Mark 性能實測,可以看到 WalkDisk WN20 PRO 4TB 的旗艦級讀寫性能,最大連續讀取速度已經超越了 7400 MB/s,把這款盤用來做游戲加速盤與 DeepSeek 應用存儲盤十分合適!
▲ WalkDisk WN20 PRO 4TB 的 iops 跟致鈦 TiPlus 7100 一樣出色,可以完美勝任游戲加速盤與 DeepSeek 應用存儲盤。
▲ 3Damrk 存儲性能測試,受制于 AMD 平臺較低的 4K 單線程讀寫性能,評分會不如 intel 平臺高,如果換成 intel 平臺,4000 分以上!
▲ 花費了 4 小時,總算把所有絕大部分的 steam 游戲導入進去,剩下還有 epic、Ubi、Wegame 的游戲慢慢轉移吧!
☆☆☆☆☆☆☆☆☆☆☆☆☆☆☆☆☆☆☆☆☆☆☆☆☆☆☆☆☆☆☆☆☆☆☆
倉庫硬盤
▲ 由于有了超大容量的 WalkDisk WN20 PRO 4TB ,所以我只需買一個較小容量的 HDD,用來存儲游戲的精彩時刻截圖,以及其他七七八八的不追求速度的截圖,HDD 適合長期保存資料。所以我選擇東芝靜音的 5400 RPM 2TB 3.5 英寸硬盤。
▲ 產品從京東自營購買,是香港喜和總代的產品。這款東芝新 2TB 十分適合 PC 主機上作為倉庫盤存儲資料,它的典型功耗僅有 2.11W。
▲ 產品采用隔絕靜電的內包裝,內里有東芝新 2TB (DT02ABA200) 本體,以及說明書。
▲ 東芝擁有55年以上的硬盤生產經驗,自1967年至今,擁有深厚的技術沉淀。這款東芝新 2TB 運行十分安靜穩定、低功耗,是您倉庫盤的上上之選。
▲ HDD 的背面采用 PCB 翻轉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靜電擊穿電子元器件。SSD 實際體積非常纖薄輕巧。
▲ 硬盤的整體厚度跟一元錢鋼镚差不多,硬盤十分纖??!
▲ CDI 識別出了東芝這塊 DT024ABA200 新 2TB 硬盤,并且正確識別出參數。
▲ HD Tune 實測,這塊硬盤性能中規中矩,做倉庫盤正合適!
▲ Crystal Dsik Mark 性能實測,這款東芝新 2TB 機械硬盤的連續讀寫性能在 200MB/s 左右,還是非常不錯的!
☆☆☆☆☆☆☆☆☆☆☆☆☆☆☆☆☆☆☆☆☆☆☆☆☆☆☆☆☆☆☆☆☆☆☆
散熱器
▲ 散熱器采用九州風神全新的酷炫 ARGB 360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九州風神 冰果 360。這款水冷采用全新設計自研的第五代高能水冷方案,它的散熱能力十分出色,當然冰果 360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非??犰诺?ARGB 視覺特效。
▲ 背面是產品的簡略說明書,冰果 360 支持所有主流主板的燈效管控軟件。
▲ 九州風神已經將三把 FD12 ARGB 散熱風扇預裝到冷排上,這樣可以極大程度減少用戶的安裝難度。水冷管采用高品質的 IIR 材質尼龍纖維編織軟管,并已經預裝了水冷管魔術扎帶,方便用戶后續理線。
▲ 冰果 360 采用標準厚度的冷排與風扇,可以非常出色地兼容市面上所有支持 360 水冷散熱器的機箱。冰果 360 采用高密度低水阻冷排,它采用全新技術,可以讓散熱鰭片更加穩固,并且讓散熱鰭片與水管的接觸面積更加廣泛,導熱更高效。
▲ 冰果 360 搭載九州風神自主研發泄壓冷排,在冷排內增置泄壓囊,通過壓差改變冷液容積,使內部增加的壓力得到釋放,使水冷系統更安全穩定的運行,從而延長使用壽命,也讓 CPU 的溫度更加穩定。
▲ 冰果 360 搭載九州風神自主研發第 5 代高能水泵,采用全新高效能 3 相 6 槽 4 極馬達,水泵轉速 3400RPM±10%,解熱功耗高達 300W,滿足高性能用戶使用需求。核心馬達甄選陶瓷軸承與軸芯,具有耐磨、耐高溫、抗腐蝕等特性。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高達 10 萬小時!搭配上 5 年質保,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 冰果 360 最為特別是冷頭采用全新的材質,冷頭在通電之后配合 ARGB LED,可以呈現非常夢幻的果凍般視覺效果,令人一見傾心。
▲ 冰果 360 采用采用更厚更大的紫銅底座,可以更穩定牢固貼合 CPU,搭配上預涂抹了低熱阻高導熱系數硅脂,讓導熱更高效。
銅底背部的微水道進行了優化,可以讓冷液與銅底更加充分接觸,讓 CPU 的熱量通過冷液快速傳導到冷排上。
▲ 冰果 360 配備了新型 FD12 ARGB 散熱風扇,它的扇葉經過了空氣動力學優化,可以輸出更高風壓、更高風量,以及更低噪音。
風扇內部配備了 6 顆第二代 ARGB LED,并且完美適配市售主流燈效管控軟件。
▲ 配件包里有支持所有主流主板的散熱扣具,搭配上說明書,新手用戶也可以輕松上手。
▲ aida64 單鉤 FPU 壓力實測,9800X3D 的最高溫度為 86.5 ℃,散熱性能還是非常足夠的!
☆☆☆☆☆☆☆☆☆☆☆☆☆☆☆☆☆☆☆☆☆☆☆☆☆☆☆☆☆☆☆☆☆☆☆
電源
▲ 電源采用超高性價比的 80PLUS 白金牌 ATX 3.1 1000W 電源——九州風神 白金統治者 PQ1000P,這款電源也通過了 Cybenetics 白金牌認證,可以實現在 AC230V 典型負載 (50%) 下,轉換效率超過 92%,讓整機更加節能省電。
這款電源擁有 12 年超長質保,用戶可以放心使用。
▲ 背面還是電源的簡略說明書,可以看到電源的轉換效率在 88~92%,電源在低負載時,維持低轉速,可以極大減少噪音。電源可以支持最大 300% 顯卡功耗瞬時偏移,可以滿足旗艦級顯卡的開機需求。
電源可以適應海拔 5000 m 以下的使用環境。
▲ 九州風神 PQ1000P 白金統治者這款電源是標準的 ATX 尺寸,可以完美適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機箱。這款全新的 ATX 3.1 規范電源,配備有 12V-2X6 接口,可以完美適配 RTX50 系列的顯卡,可以更好地適配未來的顯卡。
▲ 電源采用 120mm 原廠 FDB 靜音軸承風扇,可以擁有更長久的壽命。電源采用高品質耐高溫高規格日系主電容,可以保證主機在高負載下仍擁有出色的掉電保持時間。
▲ 電源的背部有銘牌貼紙。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 +12V 的最大功率輸出 996W。電源通過了 80PLUS 白金牌與 Cybenetics 白金牌認證,并且通過了國家 3C 強制認證。
▲ 九州風神 PQ1000P 白金統治者是全模組電源,符合 ATX 3.1 規范的 12V-2X6 接口采用了獨特的九州風神綠標識。其他模組線接口采用豐富的防差錯設計,新手也可以快速上手。
▲ 電源兩側采用簡約設計,九州風神的 LOGO 無論電源何種安裝方式都能完美展現。
▲ AC 電源輸入接口處可以看到內部出色的用料。電源采用主流主動式PFC+半橋 SRC LLC+ DC to DC 穩定架構,提供了穩定的電壓輸出調節能力。
▲ 通過了 3C 認證的電源模組線,采用了高端定制主機才使用的壓紋模組線,柔軟易理線,整機顏值更耐看。這里有 2 * CPU 8pin + 3 * PCIe 8pin + 12V-2X6,可以完美適配高端主機的所有需求,也可以完美適配 AMD 新出的 9070 XT 。
▲ 改進后的12V-2X6 顯卡供電線,采用優質105℃阻燃線材和16AWG銅芯,可為新一代顯卡及擴展卡提供高達 600W 供電。
新的 12V-2X6 接口更安全,供電更穩定。
▲ 說明書、模組線理線夾,螺絲與扎帶,以及國標 220V AC 電源線。
☆☆☆☆☆☆☆☆☆☆☆☆☆☆☆☆☆☆☆☆☆☆☆☆☆☆☆☆☆☆☆☆☆☆☆
機箱
▲ 為了備戰 9070系列顯卡與 RTX 50 系列顯卡,就準備了兼容性更為出色,散熱更強的機箱!
機箱采用安鈦克 FLUX PRO 這一款獨特的胡桃木外觀鋼化玻璃側透機箱。這款機箱擁有極為出色的散熱風道,機箱標配 6 把 PWM 散熱風扇,搭配上水冷散熱器或者其他散熱風扇,可以實現立體的散熱效果。
機箱在傳統樣式的基礎上,做了人性化模塊化設計,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需求調整。從而實現整機更為出色散熱與性能輸出。
機箱的兩側蓋板的電源倉部分有散熱孔矩陣的防塵網,可以讓整機更加通透的同時,為整機隔絕灰塵。
▲ 機箱的右側蓋板為鋼材面板,底部的電源倉位置有矩陣散熱孔,為電源倉的進風以及電源的出風處。
底部的矩陣散熱孔可以為電源以及兩把反葉垂直風道風扇提供進風渠道,優化機箱整體散熱,為發熱大戶顯卡提供特別照顧,可以更為適配未來的 RTX 50 顯卡。
▲ 機箱前面板別具一格采用優質胡桃木鑲嵌包邊,很有現代簡約風格。也給冰冷的機箱增添了暖色系!木材經過環保防蟲處理,無異味。正面金屬防塵網也有著藝術化造型,處處吸引著用戶的眼光。
機箱前置三把 140 風扇,搭配上機箱后置的一把 140 風扇,形成出色的水平風道。
▲ 機箱五金架構十分優秀,機箱采用模塊化設計,電源倉側面板跟電源倉頂部蓋板都是可以拆卸的,方便分體式水冷用戶打通所有環節,整出心中的夢中情機。
機箱的頂部模塊跟前面板的風扇模塊都是可以拆卸,并且安裝最大 420 水冷散熱器。
機箱電源倉上方標配兩把反葉 12025 軸流風扇,可以跟頂部的水冷散熱器 or 3 * 140 / 120 風扇性能垂直風道。
所以,機箱有著出色的十字風道,給機箱提供出色的散熱環境。
▲ 機箱的背部擁有十分出色的理線系統。此外機箱還有 3 3.5 英寸 HDD 硬盤架 以及 3 2.5 英寸硬盤架,方便用戶做出擴展安裝。機箱支持傳統安裝電源方式與創新的 iShift 電源 90°安裝方式。90° 轉置安裝方式能夠讓電源走線更加便捷、散熱風道更加順暢。
創新的 iShift 電源 90°安裝設計支持最長 180 mm 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