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當我們說充電寶!說的是什么?充電寶那些你應該了解的事:旅行、地鐵、飯桌、酒吧、KTV等場景,總有人給手機掛著充電寶。你有擔心過,你手上的充電寶是安全么的?你有思考過,租一個充電寶劃算

旅行、地鐵、飯桌、酒吧、KTV等場景,總有人給手機掛著充電寶。
你有擔心過,你手上的充電寶是安全么的?
你有思考過,租一個充電寶劃算么?
你有考慮過,怎么才能買對充電寶?
充電寶對出行有哪一些限制?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關于充電寶那些事~
嗨~大家好,我是飛帆飛帆,一個什么都喜歡研究、裝修過幾套房子以及兩千平米辦公室的家電數碼愛好者。
我相信沒有完美的產品,它一定在某個維度存在著缺點,如何把產品優缺點展示給大家,確定它是否適合你,是我分享的目的。
無論廣告還是個人體驗,努力保證體驗真實、客觀是基本原則,希望大家共同監督!
近年來,關于充電寶自燃、爆炸的新聞/案例層出不窮,續命神器為何會成為奪命武器?上圖為2023年11月8日,合肥市一女生上課途中包里的充電寶突然發生自燃,女生反應及時未導致嚴重后果。
我對充電寶爆炸/自燃的原因分析如下。
內部原因:物理上,當充電寶內電芯的正負極內部短路、溫度與壓力超過極限,都會導致自燃、爆炸的可能。
外部原因:擠壓、碰撞、高溫這三個外部關鍵動作,是內部原因的誘因。

今年3月27日,蕭山消防救援大隊也使用老虎鉗夾住充滿電的電池正負極做實驗展示,模擬充電寶在短路環境下15秒后就開始自燃冒煙,最高溫度達到450°C!

我根據國家消防救援局發布的《對照自查 你的充電寶安全嗎?》,加上自己的知識儲備,給大家幾點建議。

先說充電寶兩個關鍵的單位:
mAh:讀作“毫安時”,是電池容量單位;
Wh:讀作“瓦時”,是電池的能量單位;
是不是有點混亂了?
我們換個方式理解,容量單位mAh可以理解為水杯的容量,能量單位Wh可以理解為是液體的質量,同樣裝滿水杯的水跟蜂蜜,兩個重量是不一樣的。這里面水跟蜂蜜,就代表著電壓的高低。
電池A有2000mAh,3V的電壓,總能量是6Wh;
電池B有1000mAh,6V的電壓,總能量也是6Wh;
這一下大家理解了吧?
目前我們出行限制并不以電池常規說的mAh(毫安時)為標準,而是看總能量Wh(瓦時)。

我把不同交通工具對電池的限制匯總如上,但補充幾點:

建議大家有出行需求的,請核實自己充電寶的具體Wh(瓦時),如沒有標注的,可以按 “Wh=mAh×V/1000”來計算(常見充電寶電壓為3.7V或5V)即可。
但...不保證沒有標注的產品,安檢人員是否會按公式進行換算給通過,所以建議最好購買正規大品牌的產品為妙。
目前購買充電寶,主要有幾點容易掉坑的地方。
把mAh(毫安時)與mWh(毫瓦時)進行混淆,具體這兩個分別是啥咱不細說了,大家只要知道一點,無論如何mWh(毫瓦時)是一定會比mAh(毫安時)高的,但凡你看到用mWh(毫瓦時)做宣傳的都要留個心眼。

除了前面給大家科普過的mAh(毫安時)與Wh(瓦時),充電寶還有兩個很容易混淆的單位就是,額定容量與電芯容量。
為了不讓大家暈,我這里就直接說容易理解的兩個解釋:
電芯容量 = 電池的“理想值”,屬于廣告說的效果。
額定容量 = 你能“真正用到”的電量,屬于實際用的效果。
所以,買充電寶要是看額定容量!記得哦!

如果宣傳混淆單位只是一種合法手段,那虛標參數就是詐騙了,只有50Wh卻聲稱有100Wh,只有5000mAh卻聲稱有20000mAh,是常見雜牌充電寶的手段。
目前國內所有的正規電器/數碼產品,都會有保護電路,而帶電池的產品一般包括了幾個基本的保護:
過充保護:過度充電保護。充電滿了,自動停止,避免過充導致鼓包起火;
過放保護:過度放電保護。電池快要用完的時候,停止放電,避免電池完全耗盡影響壽命;
短路保護:出現短路自動切斷電路避免起火或損壞;
過熱保護:在充電或放電時溫度超過預設值,就會降低工作效率或是停止工作,讓溫度下降;
這些基本的保護可以讓充電寶在使用中保證安全,但實現這些保護則是需要電池保護芯片、微控單元、電壓電流檢測電路、熱敏電阻等原件組成,說白了都是錢,劣質充電寶大多沒有這些東西。

國家規定所有電子產品都應該具備3C認證,這是強制性的規范,擁有3C認證的產品才是合格品。
而不少劣質產品直接就沒有3C認證,又或者未獲得3C認證但隨便印一個在上面。

比如采用劣質電芯,會存在容量不足、自放電率高、內阻過大、循環壽命短、一致性較差及安全性能低等問題,容易發生危險。
外殼材質、電路板材質、連接線路等采用劣質材質,會導致充電寶外殼強度不夠,無法保護內部電路與電池、不具備阻燃性質容易引發火災、內部電路性能不穩效率低及容易發熱等問題。
制造工藝上,小作坊的制造、組裝工藝都較差,更容易產生質量問題。
大品牌礙于品牌形象,產品偶有性價比不高、性能不夠強等問題,但可以肯定一定不會有質量問題(偶有也是不可控的意外事件),在安全上是有保障的,并且發生不可控的意外事件,可以找到品牌反饋,大品牌也會負責。

比如綠聯,這個數碼行業的配件一哥,這幾年以NAS、充電頭、充電寶、耳機等產品為核心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品牌,同時24年在創業板上市,已經是3C外設類的龍頭企業了。
我對綠聯充電寶產品的整體感受是容量足、充電效率高、安全保障齊全,并且還挺好看。

綠聯的充電寶在電路保護這塊做得非常齊全,全系充電寶產品都有充足的保護措施。

認證這一塊也比較到位,最基礎的3C認證有,不同級別的產品會根據需求申請不同的認證,讓人放心。

每一款產品的標識也非常清晰,從電芯容量、額定能量、額定容量等都一應俱全。

用料都非常不錯,手感也好,有非常不錯的質感,這一點是值得認可的。
選擇清晰標識了mAh(毫安時)、Wh(瓦時)以及額定容量的產品,有3C認證的產品,保證識別方便與安全,這也是品牌自信、產品正規的一種表現。

我手里幾款綠聯的產品標識都印制在產品上,容量等標識清晰可見。

mAh、Wh、電芯容量、額定容量等數據都有標注,3C標識、阻燃標識與材料標識等都有。
目前充電協議主要有PD、QC兩種通用協議,以及各安卓廠家的私有協議,想要一個充電寶去實現各大品牌最高的快充不可能,因為各大品牌并沒有公開充電私有協議。

以綠聯這款2萬毫安時的充電寶為例!

兼容QC/PD/SCP/FCP/AFC等主流快充協議,實際使用蘋果手機全系快充都支持,華為榮耀可以到22.5w的快充協議,其他安卓手機支持15-18W的快充協議。

許多人可能對這個沒啥概念,我以手上Vivo X200 Pro為例,電池電量為6000mAh,使用原裝90W快充充滿電約50分鐘,使用綠聯2萬毫安時的充電寶充滿電約90分鐘,屬于不錯的速度了。
而這款2萬毫安的電池,連續三次3%充滿到100%后剩余電量依舊有12%,按三次約1.8萬毫安計算,剩余12%剛好約2千毫安左右,加一起2萬毫安,還挺精準的。

Vivo X200 Pro今年的電池是目前安卓旗艦主流容量,今年的安卓手機都可以使用這款產品充電3次。官方給出的數據如上,iphone因為電池大多三千多毫安時,與我實測的相差不大。
怎么叫適合呢?
比如日常通勤偶爾才需要補電,帶個2萬毫安130W輸出功率的大家伙就有點過頭了,而出去旅行全天特種兵的,帶個5千毫安的又有點勉強,所以合適最重要,我個人推薦如下。
顧名思義,小巧靈活,小有保障~以5000mAh為主。
5000mAh約能給iphone充電1次,今年的安卓旗艦約0.8次,明顯屬于城市通勤,有備無患的類型,比如突然晚上有應酬、周末出去逛街、出門發現忘記充電等,一直在包里放著的它就有用了!許多時候帶著就是一個安心,大部分時候不用,但必須得有!

所以小巧是它的核心,我自己綠聯的這款膠囊充電寶重量才112g,尺寸大概就這么一丁點。

它支持最高22.5W的快充,并且有尾部直插、側面C口兩個輸出口,可以給兩臺手機同時供電哦。

背部有可以拉出來的金屬支撐架,官方宣傳圖是說可以橫放看視頻,我用X200Pro試了下,插上豎著看抖音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產品上有清晰的標識,讓人放心,18Wh的能量,飛機動車等完全不受限制。

產品各種保護齊全,其中綠聯自研的ThermalGuard?技術更是每秒200次測溫來進行精準調控。
絕對是超小充電寶,便攜出行的首選。

綠聯20000毫安充電寶
市售10000-20000mAh的主流型,無論是游戲狂魔、辦公室出差、旅行都完全足夠了,能給目前主流手機充電3-4次(2W毫安),還有什么頂不住的呢?

這款綠聯20000毫安充電寶在前面進行過測試,大家應該對它有點印象,產品正反面都非常簡潔,外觀也比較圓滑,正面有一個隱藏式的電量顯示,按一下電源鍵,或充電時候就能看到剩余電量,一目了然。

產品重量334g,屬于丟包里負擔不大的產品。

iphone支持PD20W雙向快充,華為/榮耀支持22.5W,其他安卓支持15-18W,1A1C兩個接口可以同時給兩個手機充電。
產品能量為74Wh,飛機動車等完全不受限制,各種認證都很齊全。

產品開關長按3秒可以進入小電流模式,適合給耳機、牙刷、手表等小電流設備進行充電,充分考慮到了出差旅行的需求。

各種保護都有,包括其中ThermalGuard?技術也有。
如果你對充電寶有較多的使用需求:
比如手上有安卓與iphone雙系統機型,經常需要使用到充電寶的;
比如在手機一天要充電2-3次的重度玩家;
又比如短途1-2天的旅行,需要充電寶在路上給充足補充的;
那這個產品可以無腦入,畢竟不重,而且電量很適合。

綠聯磁吸充電寶(10000mAh)

對磁吸有需求或者希望更小一點,同樣綠聯10000mAh的磁吸款也很值得推薦。

產品帶有磁吸功能,iphone或是帶有磁吸的手機殼都可以輕松吸在上面。

磁吸效果一流,怎么都甩不掉的那種~體積小巧,磁吸手機拿著也不會顯得很累贅,關鍵磁吸充電也不擋鏡頭,外出逛街、旅游、或者現場看演唱會、賽事之類的,邊充電邊拍照也不影響。

區別第一是電量,第二是電量顯示改為指示燈,只有一個C口,其他基本與20000mAh的產品相同,足量!保護到位!認證都有!

而且也支持磁吸充電+C口充電同時進行,一天應急用的完全足夠的。

綠聯能量湃Pro 130W充電寶
全能型一般是20000mAh及以上,輸出功率更高,能支持更多的產品充電,最少都能支持60W及以上的筆記本供電,體積相對上面兩種大一些。

我手上有兩款該類型的產品,第一款綠聯能量湃Pro 130W充電寶,正面是一塊TFT彩屏,能顯示充電狀態與電量等情況,而且體積在大功率輸出充電寶中非常小巧,重量是476g。

它是20000mAh、單口100W、多口130W超強輸出的產品,性能強悍,能滿足目前所有筆記本的充電需求,而且考慮到了使用頻率的問題,產品能在千次循環后電量不低于80%,是比較長效的一款產品。

自己充電的速度也挺快,65W的自充功率約2小時就可以充滿了。

它最佳的應用場景就是在市內戶外辦公、1-2天的出差、郊游等沒有充電環境下,同時給筆記本與手機充電,讓人充滿安全感。

能量為72Wh,是可以飛機動車都能攜帶的高功率產品。
實際電量上,它能為筆記本充電約1次,比如出差用,能支撐一天的手機與筆記本的供電,還是不錯的。單獨給手機充電的話,也能充個3-4次,續航能力很不錯。

這個系列產品是有五個容量可選的,尺寸略有不同,大家可以根據需求來選購。還有一款更大容量和功率的沒有放在上面,接下來再給大家好好說說。

48000mAh能量湃Pro

如果對電量要求更高,那就只能考慮高功率+高能量的產品了,這種產品一般就會超過100Wh,沒法上飛機、動車了。

比如綠聯這款48000mAh能量湃Pro,有著153.6Wh的能量,最大能提供5個設備合計300W的輸出功率,輸入與輸出最高都支持單口140W的快充,同時電池有著3000次充電循環,簡直堪稱充電寶小怪獸。
正面有一塊數顯屏能顯示電量與功率等信息,下方有5個充電口與電源開關,頂部還放置了一個拉手方便攜帶。

它大約能給主流旗艦級筆記本電腦充電約2次、大疆action等運動相機充電約9次、大疆mini等無人機充電約5次,iphone等今年主流旗艦手機充電約10次,可謂自駕、露營的戶外神器了。
考慮到外出露營使用等屬性,側面放置了照明燈,除了超長的照明續航外(1檔約150小時、二檔約115小時),還能提供閃爍光(約115小時),方便作為營地信號燈使用,尤其是在露營基地里面,一眼放過去很容易就找到自己的營地了。

尺寸上,對比常見笨重的戶外電池它非常小巧了,產品約1.6KG,女生也能輕松使用。

關于充電寶,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那么多了,再次強調一下:
1.買大品牌的充電寶,不要買不知名小品牌的產品,可以避免容量虛標、沒有電路保護、沒有認證以及用料做工差等問題;
2.明確能量標識,確保滿足地鐵、飛機、動車等出行需求;
3.明確兼容性與功率,確保自己的手機、筆記本能使用;
4.不要在包里、被子、拉桿箱里、盒子里等密封環境使用充電寶;不要把充電寶放在室外、汽車內等高溫環境;
5.鼓包了、磕碰擠壓了、電芯外露了、超過放電循環次數了,建議更換;
6.不要過度充電、放電,建議充滿就拔電,不低于10%就充電。
希望以上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