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和電信卡套餐對比,哪家更劃算?:哎,你是不是也經常糾結——移動和電信這兩家的手機卡套餐到底哪個更劃算啊?每次看到營業廳廣告上寫的"超大流量"
哎,你是不是也經常糾結——移動和電信這兩家的手機卡套餐到底哪個更劃算啊?每次看到營業廳廣告上寫的"超大流量"、"超低月租",是不是總感覺像在看天書?別慌,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用最人話的方式聊明白這事兒!
(先來杯茶,咱們慢慢嘮)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說實在話,移動和電信就像肯德基和麥當勞,看著都是賣套餐的,但仔細看配方還真不一樣,舉個栗子,去年我表弟剛上大學那會兒,在校園營業廳被"19元100G"的廣告牌晃花了眼,結果用了三個月發現——哎?怎么刷個短視頻都卡成PPT?后來才明白,人家寫的是"定向流量",專門給特定APP用的,所以啊,
1、通用流量有多少(這才是能隨便用的真流量)
2、定向流量包含哪些APP(刷抖音的和追劇的肯定需求不一樣)
3、有沒有合約期(別被"優惠價"套牢一兩年)
我鄰居王阿姨的故事特別能說明問題,她去年圖便宜辦了電信29元套餐,結果每個月話費都超50+,為啥?因為套餐里只有2GB通用流量,刷個朋友圈都不夠用!反觀移動38元套餐,雖然貴了9塊錢,但自帶10GB流量+100分鐘通話,所以啊,
- 流量不夠用的話,1GB補交5塊可比套餐貴多了
- 通話分鐘數超了,0.15元/分鐘聽著不貴,但架不住煲電話粥啊
- 現在很多套餐送視頻會員,算下來可能更劃算
(突然想到,上個月我自個兒就白嫖了某音樂APP會員,感覺賺了一個億)
這事兒真得看地段!去年國慶我去川西自駕游,移動用戶在觀景臺發朋友圈嗖嗖的,用電信的哥們舉著手機滿山跑找信號,活像個人體天線,但反過來,在我老家十八線小縣城,電信的5G基站建得那叫一個密,所以
- 經常出差的人看全國覆蓋圖(官網都能查到)
- 宅家族重點看小區和公司信號(借朋友手機實測最靠譜)
- 5G套餐不一定比4G快,得看基站密度
(說個冷知識:有些地方4G反而比5G穩定,沒想到吧?)
這事我可太有發言權了!上次移動亂扣費,我在APP上找人工客服,等了20分鐘愣是排到第58位,轉頭試了電信的微信客服,秒回不說,還主動送了我5GB流量當補償,不過話說回來,

?? 移動線下營業廳多,適合不會手機操作的老年人
?? 電信線上服務完善,年輕人處理問題更方便
?? 遇到問題記得錄音+截圖,維權成功率翻倍
經過上面這些分析,估計你也看出來了——根本沒有標準答案!但別急,我總結了
(你的日常流量 ÷ 30天) + (每月通話分鐘 ÷ 10) + (活動范圍信號強度 × 2) = 適合你的運營商
舉個真實案例:我同事每天通勤兩小時要刷劇,選了電信的定向視頻流量套餐;而做銷售的老王因為總出差,咬牙辦了移動的全球通商務套餐。
(突然想到,現在很多套餐頭三個月優惠,之后恢復原價,這坑我可不許你踩!)
嘮了這么多,最后說點掏心窩子的話:用了十年移動,去年換成電信后發現——真香!但這不是說電信就一定好,關鍵得看你的使用場景,就像找對象,別人眼里的缺點,說不定正好是你的剛需,下次再看見營業廳小姐姐熱情的笑臉,記得先摸清自己的需求,別被"限量優惠"沖昏頭腦,對了,聽說最近兩家都在搞暑期促銷,要不要...(哎哎別急著走啊,看完記得點個贊再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