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7月14日玉米批發市場價格為2.93元/公斤,超市價格為4.11元/公斤,批發市場價格上調,超市價格下調。過去一周中國臨儲玉米拍賣成交量增長,因為市場上的優質玉米供應緊張,促使飼料加工廠加大了采購量。

據國家糧油交易中心稱,上周三和周四舉行的拍賣會上共售出2,220,283噸玉米,相當于計劃拍賣量5,002,758噸的44%。成交價介于每噸2134-2223元,約合每噸340到360美元。中國政府繼續向市場投放2011年和2012年從美國進口的玉米。7月10日拍賣會計劃銷售502,404噸進口美國2號黃玉米,實際成交量為376,158噸,成交率為74.9%,成交價格介于每噸2134到2154元。由于國內玉米豐產,加上臨儲玉米庫存龐大,政府從5月22日起開始舉行臨儲玉米拍賣會。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副司長方言在6月19日表示,中國玉米庫存高達1.5億噸。過去兩年來中國政府收儲的玉米數量超過9000萬噸。
我國從2008年開始實施臨儲收購政策,至今已經7個年頭了。除2008年規定了收儲數量外,其他時間都是不設上限的收購。看下圖數據,各年度臨儲玉米收購量差距較大,臨儲收購也抬高了玉米價格,2012-2013年度臨儲玉米收購價格達到近幾年的最高點為2100-2240元/噸。玉米價格的提高也提振了玉米收購量,直接導致玉米庫存量龐大。2012-2013年度臨儲玉米共收購3083萬噸玉米,加上本年度的7010萬噸,和2007-2008年度到2011-2012年度臨儲收購玉米的結轉庫存,目前臨儲玉米庫存超億噸。而2014年全年的玉米總產量僅為2.2億噸,臨儲玉米數量就占了總產量的50%之多。
這種發展趨勢給未來玉米市場將會帶來以下影響:
1、玉米價格抬高,養殖戶飼養成本增加,養殖行業低迷。
2、貿易商數量減少, 今年東北收購的玉米基本上都賣給了中儲糧收購庫,當地現有余糧不足一成,導致地方上的玉米貿易大大減少。
3、企業無糧可收,特別是優質糧源的受限,除幾家大型國營企業不用為此發愁,很多小型玉米加工企業包括飼料與深加工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面臨停產的境遇。
4、國儲拍賣的滯后性,不能及時調控市場需求,造成國內玉米供應偏緊,破壞了正常的市場供求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