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的十大黑科技,每款都超前思維: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納粹德國,不得不說這是二戰期間戰斗力、科技、軍隊素質都是最強的大的一個國家。二戰時期的德國,素以高科技著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納粹德國,不得不說這是二戰期間戰斗力、科技、軍隊素質都是最強的大的一個國家。二戰時期的德國,素以高科技著稱,其“虎王”級坦克的科技之先進,全面領先諸國,飛機和潛艇以及戰艦也是非常先進;而且德國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研究核武器的國家。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發明了很多黑科技,有很多東西所產生的印象至今都還存在了。那么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二戰德國的十大黑科技,每款都超前思維,感興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如今最尖端的太空武器莫過于“上帝之杖”,這是一種威力堪比核武器的天基動能武器,可早在二戰前,德國方面就計劃建造一款特殊的太空武器用于焚毀敵方的城市。它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名字也極具科幻色彩——太陽炮!
圖為在“太陽炮”上建造的太空港以及停靠在太空港內的運載火箭,還好不過,二戰火箭科技處于萌芽階段,納粹德國耗費大量資源,僅研發出載彈量1噸的V-2彈道導彈,靠它來發射必須部署至高層軌道的太陽炮是癡人說夢。
希特勒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曾經作為一個步兵的他深知大炮的威力,于是在他成為納粹元首后向德國工程師發布一道命令,要求他們設計出一種“超級大炮”,于是古斯塔夫巨炮誕生了。戰爭結束后,“希特勒大炮”成為了美軍的戰利品。

世界上第一枚核武器背后的關鍵過程——核裂變,最初正是由德國科學家奧托·哈恩(Otto Hahn)在1938年的研究中率先發現的。隨后納粹德國迅速走在其他大國前面,開始嘗試將這個重大發現武器化。當德國在1945年投降之后,美國人和蘇聯人俘獲了一大批可能與納粹核武器項目有關的人員以及相關材料。
納粹飛碟并非空穴來風,早在1940年末,納粹德國成立“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機構,這里匯聚了第三帝國最杰出、優秀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專門用來研究各種飛行器,其中就包括被稱之為納粹UFO的“別隆采圓盤”,據說在1943年盟軍對德國的一次轟炸中就目擊到了“奇怪的圓盤”。
眾所周知,德國海軍遠弱于英國,但德國并沒有放棄對英國施加壓力。戰爭后期,為了迫使英國投降,德國納粹的V2火箭呼嘯飛越英倫海峽轟炸倫敦,雖然V2對英國的實質損害不大,可對倫敦民眾留下了巨大陰影。戰爭結束后,德國的導彈科技被蘇美兩國瓜分,手疾眼快的美國人受益最大,占了火箭科技的上風,在1946年把V2導彈發射到了太空上。
納粹德國對大物件情有獨鐘,無論是武器還是文物,在他們眼中多是越大越好,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鼠試坦克”,鼠式坦克12.14米,3.67米寬和3.66米高,重達188噸,武器包括兩門火炮,遺憾的是它并未出現在戰場上。“鼠”式坦克雖然火力強大及防護堅固,但是它極差的機動能力幾乎使它只能在原地作為固定的火力點,而且生產的比較晚,數量也很少,根本無法挽救第三帝國必然滅亡的命運。
圖為一臺X射線武器的原型機,在納粹帝國滅亡后被美軍繳獲。早在上世紀30年代,納粹科學家就開始研究發粒子加速器,通過它來發射X射線殺傷敵軍。
二戰期間,德國研發的“古斯塔夫巨炮”已經讓世人汗顏,但納粹研究的V3超級火炮更為驚人,該炮的炮身長達150 米,口徑為150 毫米。建設于法國的地下的隧道內,炮管固定,不能轉向,瞄準倫敦。它是一種多級火炮,在主炮管的兩旁有很多橫真的短管。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創下了人類武器史上許多第一,其中就包括了第一架無尾飛翼噴氣式戰斗轟炸機德國Ho-229試驗戰斗/轟炸機。
二戰爆發前,德軍為了突破法軍的馬奇諾防線絞盡腦計,于是600毫米Karl“卡爾”重型臼炮孕育而生,它擁有600毫米的巨大口徑,是人類戰爭歷史上建造的最大口徑的重型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