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我們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我肯定要首推錢學森,雖然在他之前和之后都有不少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但是能夠做到他這個程度的實屬不多。巴拉排行榜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近代最偉大的20位科學家,快來看看你認識幾位?
錢學森,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中國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之一。“工程控制論”創始人,為中美兩國的導彈和航天計劃都曾作出過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受人尊敬的科學家,在中國的發展和世界和平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偉大科學家,不可低估。 但是看了關于他紀錄片,你會發現,我們對錢學森的了解只是他一生傳說中的皮毛。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 --- 1986年7月29日),中國安徽懷寧人,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試驗,均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譽為“兩彈元勛”。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 --- 1985年6月12日 ),江蘇金壇人,中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奠基者,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揆,湖北省黃岡縣人。中國著名地質學家,畢業于英國伯明翰大學,獲博士學位。首創地質力學。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被人尊稱為“中國地質學之父”。
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主任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客座教授、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湖南省科協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協副主席。1981年6月6日,袁隆平獲第一個特等發明獎。1987年11月3日,聯合國向袁隆平頒發科學獎。2006年4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蘇鎮江人,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近代橋梁事業的先驅、鐵道科技事業的開拓者,同時也是中國土力學的開拓者、科普工作者。

錢三強 ,中國湖州人,原名錢秉穹,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突出貢獻者。
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錢秉穹,原籍湖州。中國原子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組織領導者之一,中科院學部委員、中科院特邀顧問、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又與妻子一同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他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人稱他領導的研究所“滿門忠烈”。 1999年9月18日,錢三強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于敏,中國“氫彈之父”,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26年8月16日生于天津市寧河縣。194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 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
王淦昌,兩彈一星元勛,中國實驗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線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譽為“中國核武器之父”、“中國原子彈之父”。192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33年于德國柏林大學獲博士學位。1936年~1952年,王淦昌在浙江大學任教,先后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在浙大度過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16年,并培養了李政道、葉篤正等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在70年科研生涯中,
錢偉長,江蘇無錫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杰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同盟的卓越領導人,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上海大學校長。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 六屆、七屆、八屆和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譽主席。
蘇步青(1902.09.23 ~ 2003.03.17),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杰出的數學家,被譽為數學之王,與棋王謝俠遜、新聞王馬星野并稱“平陽三王”。主要從事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等方面的研究。
李政道 ,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恒、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
竺可楨,又名紹榮,字藕舫,漢族,當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氣象學家和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1936年到1949年擔任了13年的國立浙江大學校長,被尊為中國高校四大校長之一,1962年在南京大學建校60年之際題詞“東南學府,為國之先。男女同校,唯此首創。外御強敵,內抑豺狼。天下有道,黌舍乃昌”。竺可楨被公認為中國氣象、地理學界的“一代宗師”。
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中國著名胚胎學家,因在克隆技術上的貢獻而聞名。第一批學部委員。我國卓越的生物學家、教育家、中共黨員。生前曾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動物研究所所長。他是卓越的實驗胚胎學家,我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生物科學研究的杰出領導者。
趙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浙江吳興人,出生于河南開封,中科院院士,著名的科學家、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空間物理學家。為中國人造衛星事業作出杰出的貢獻。 趙九章出身中醫世家,幼年就讀于私塾,預備從事文學。在“五四”運動影響下,..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 --- 1996年3月19日),福建福州人。中國著名數學家,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1966年發表《表達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發表的成果也被稱之為陳氏定理。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周培源,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主要從事流體力學中的湍流理論和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論的研究。培養了幾代知名的力學家和物理學家。
楊振寧,安徽省肥西縣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與李政道共同提出的宇稱不守恒理論,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統計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量子場論、數學物理學……領域做出多項卓越的重大貢獻。
侯德榜,中國化學家,“侯氏制堿法”的創始人。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術上有三大貢獻。第一,揭開了蘇爾維法的秘密。第二,創立了中國人自己的制堿工藝——侯氏制堿法。第三,他為發展小化肥工業所做的貢獻。1921年,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后,懷著工業救國的遠大抱..
周光召(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譽校長,中南大學名譽校長、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光召教授)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及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中國科協副主席、主席,第三世界科學院..
周光召(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譽校長,中南大學名譽校長、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光召教授)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及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中國科協副主席、主席,第三世界科學院、美國科學院、歐洲科學院、前蘇聯科學院、前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保加利亞科學院、蒙古科學院等外籍院士等職,共十一院院士頭銜。2012年4月19日當選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外籍會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