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有很多湖泊,其中的淡水湖也不在少數,但中國的淡水湖普遍面積不大,且水深較淺。那你知道中國面積最大淡水湖是哪個?今天巴拉排行榜網小編為大家列出中國面積最大的十個淡水湖:高郵湖墊底,鄱陽湖排第一名,讓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中國面積最大的十個淡水湖
1、鄱陽湖
鄱陽湖,古稱彭蠡澤、彭澤、官亭湖、揚 瀾、擔石湖等,[bai]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于青海湖。湖區面積約為4000平方公里,湖岸線總長約1200公里,水量可達300億立方米,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江河及博陽河、漳田河、潼津河等區間來水,經調蓄后在湖口注入長江。湖區有41個島嶼和七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鄱陽湖候鳥已達300多種,近百萬只,其中珍禽50多種,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
2、洞庭湖
洞庭湖,古稱云夢、九江和重湖等,處于長江中游荊江南岸,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洞庭湖古代曾號稱“八百里洞庭”。其面積約為2579平方公里,一般稱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湖盆周長為803.2公里,總容積220億立方米。
3、太湖
太湖,位于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等,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面積約2428平方公里,湖岸線全長393.2公里,蓄水量約為44億立方米。太湖河港縱橫,河口眾多,有主要進出河流50余條,湖中島嶼眾多,有50多個,其中18個島嶼有人居住。
4、呼倫湖
呼倫湖,又名呼倫池、達賚湖、達賚諾爾,[bai]蒙古語意為“海一樣的湖”。歷史曾稱大澤、俱輪泊、闊連海子、虎圖澤、玄寞池、庫楞湖等,地處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素有“草原明珠”、“草原之腎”之稱。呼倫湖屬額爾古納河流域湖泊,位于內蒙古境內,湖長93公里,最大寬度41公里,周長447公里,總面積約2315平方公里,蓄水量138.5億立方米。是內蒙古第一大湖。呼倫湖地表水系由呼倫湖、哈拉哈河、貝爾湖、烏爾遜河、克魯倫河、新開河及連通于呼倫湖和額爾古納河的達蘭鄂羅木河等河流組成。
5、洪澤湖
洪澤湖,位于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后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代始名洪澤湖。洪澤湖水域面積隨水位波動較大。在正常蓄水水位米時,面積約2069平方公里,容積約為31億立方米,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湖面遼闊,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庫、航運樞紐,又是漁業、特產品、禽畜產品的生產基地,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譽。
6、博斯騰湖
博斯騰湖,維吾爾語意為“綠洲”,位于新疆東南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水域面積約1646平方公里,平均深度9米,最深處17米,水體總容量約100億立方米,主要補給水源是開都河,同時又是孔雀河的源頭。湖區周圍生長著廣茂的蘆葦,是中國重要的蘆葦生產基地。此外博斯騰湖盛產各種淡水魚,是新疆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

7、南四湖
南四湖,位于山東省南部,全湖面積1266平方公里,容積約63.7億立方米,是山東省第一大湖,也是中國大型淡水湖泊之一。該湖屬淺水富營養型源泊,自然資源豐富,盛產魚、蝦、葦、蓮等多種水生動植物,是山東省最重要的淡水漁業基地。沿湖工農業發達,工業以煤炭、電力為主;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糧油經濟作物為主,是魯西南的魚米之鄉。
8、興凱湖
興凱湖,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唐代稱為湄沱湖,[bai]以盛產“湄沱之鯽”馳譽;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海”之稱;清代后改為興凱湖。興凱湖南北長達100多公里,東西寬達60多公里,面積4380平方公里,中國境內約1080平方公里最深處10米,總儲水量約240億立方米。原為中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后,變成了中俄界湖。
9、巢湖
巢湖,曾稱南巢、居巢湖,俗稱焦湖,位于長江中下游的安徽省中部,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1公里, 湖岸線周長176公里,平均水深2.89米,面積約800平方公里,容積20.7億立方米,沿湖共有河流35條,經裕溪河東南流至裕溪口注入長江。
10、高郵湖
高郵湖,古名樊良湖,又名新開湖。跨江蘇省與安徽省,屬淮河流域,淮河入江水道穿湖,終達長江。水域總面積約為761平方公里,一般水位約6米深,一般蓄水量為10.8億立方米。高郵湖被譽為魚族的世界、鳥類的天堂、水生植物的博物館,水面寬廣,環境優美,物產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