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最著名的六大道觀:紫霄宮排第四,老君山居榜首:道教是發(fā)源于我國的傳統(tǒng)宗教文化,其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兩千年。在其幾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在我國各地都留下不少的宗教痕跡,道觀便是其
道教是發(fā)源于我國的傳統(tǒng)宗教文化,其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兩千年。在其幾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在我國各地都留下不少的宗教痕跡,道觀便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種。那么你知道中國著名的道教宮觀有哪些嗎?現(xiàn)在巴拉排行榜網(wǎng)小編為大家介紹中國道教最著名的六大道觀:紫霄宮排第四,老君山居榜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陽市,[bai]被稱為“天下無雙圣境,世界第一仙山”,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人文歷史,是道教中歷史最長的山脈。春秋時期,被公認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使之成為“道源”和“祖庭”。北魏始于其上建老君廟以紀念。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重修景室山鐵頂老君廟,賜名“老君山”,成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詔諭老君山為“天下名山”,并發(fā)帑金建殿,成為歷史上唯一被皇封為“天下名山”的中國山脈。
北京白云觀,道教全真龍門派祖庭,享有“全真第一叢林”之譽。在廣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著崇高的地位。白云觀為唐朝時期建造,最初的建造目的是唐玄宗用來敬拜道教始祖老子的,后經(jīng)歷朝擴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規(guī)模。觀內(nèi)的建筑物非常的緊湊,既有殿、堂,也有閣樓和配殿,主殿白云觀坐北朝南,其他分立在中軸線的兩邊,至今香火旺盛。

樓觀臺,又稱“說經(jīng)臺”,終南山樓觀臺,終南山古樓觀,位于陜西省周至縣,道教文化的發(fā)祥之地,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圣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仙都”之稱。傳說老子在此講授過道德五千言。有宮觀30余座。
紫霄宮,又名“太元紫霄宮”,明代宮觀建筑,[bai]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nèi)的武當山。紫霄宮坐落在武當山的主峰——天柱峰東北的展旗峰下,占地面積約27.4萬平方米。面對照壁、三臺、五老、蠟燭、落帽、香爐諸峰,右為雷神洞,左為禹跡池、寶珠峰。周圍山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
嗣漢天師府,又稱龍虎山天師府、相國仙府、天下道庭,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上清鎮(zhèn)龍虎山。天師府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后經(jīng)不斷修建,有了如今的規(guī)模,現(xiàn)存木構(gòu)建筑均為明清建造遺存,為道教第十五洞天第三十二福地、道教正一派兼龍虎宗祖庭。其建筑格局按照道教傳統(tǒng)的八卦陣形建造,具有道教獨特的建筑風格。
介休之綿山,論起源流,綿山大羅宮之名出自春秋時期著名隱士介子推。據(jù)傳介子推曾攜母隱居于綿山并在此看到“三清上,有玉京山,山上有七寶樹覆蓋八方羅天,曰大羅”的道家最高境界“大羅仙境”。大羅宮依山而建,層樓高閣,畫棟雕梁,金碧輝煌,建造的神像有600余尊,整個建筑群面積達三萬多平方米,總高110米,分為十三層,以財神殿、救苦天尊殿、三官殿、六十元辰殿、斗姆殿、九曜星君殿、二十八宿殿、靈霄殿、三清殿、五老君殿為主。這樣的規(guī)模在國內(nèi)可謂首屈一指,因此也被稱為“天下第一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