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是中國舊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多以俠客和義士為主人公,描寫他們身懷絕技、見義勇為和叛逆造反行為。中國當代的“新武俠四大宗師”分別是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他們被人稱為:金、古、梁、溫四大家,其中,古龍于1985年去世,梁羽生于2009年逝世,金庸也于2025年的10月30日去世,如今四大宗師中就只剩下溫瑞安這一位了。
中國當代新武俠四大家
武俠小說時代是在20世紀50年代在港臺的商品化和通俗化的兩股浪潮中產生出來的,開始于梁羽生和金庸這一類以寫虛構歷史上的武俠故事的一種流派,當時,梁羽生是開端,金庸則是其中的高潮。金庸、古龍和梁羽生在當時也被并稱為“新武俠三大家”,而溫瑞安則是其中的第二次高潮。

在梁金時期,梁羽生因國學底子根基深厚,他的小說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里邊講的史實和描繪的山河都是經過嚴格的考據的,其中還有不少梁羽生自己作的詩詞,而金庸寫的射雕英雄傳也在當時奠定了他“武林盟主”的地位,后來到了古龍的第二時期,古龍比較才華橫溢,又有急智,書中情節往往在關節處突發奇兵,讓人耳目一新。
溫瑞安是第三時期的,在八十年代時,金庸和梁羽生都先后封筆了,而1985年古龍去世后武俠小說更是一片凋零,是溫瑞安開始大力倡導“超新派武俠”,主張將大量主流文學的東西引入武俠中,又激起了武俠小說的新的活力,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四大名捕系列,后來也有不少電視劇改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