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現于商朝晚期: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漢字也有著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過程。中國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形式是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漢字也有著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過程。中國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形式是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甲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下面就隨巴拉排行榜網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甲骨文是我國目前為止已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漢字,[bai]它出現在商朝晚期(約公元前1300年),大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
在商朝晚期,王室由于占卜記事的需要,開始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因此它被稱為“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國乃至東亞地區,最早成體系的一種文字。
在甲骨文被人們認識之前,許多珍貴的刻有甲骨文的文物都被浪費了。
因為,最早刻有甲骨文的龜甲獸骨是被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們找到的。
不過,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包治百病的藥材,稱它為“龍骨”。
因此,村民們把許多刻著甲骨文的珍貴文物都磨成了粉末,用于治病,十分令人痛惜。
在1899年,晚清官員王懿榮在治病時,偶然發現了甲骨文的存在。
目前,安陽當地出土的甲骨已經超過了15萬塊。
其他河南和陜西的地區也有甲骨文出現,據學者研究,甲骨文一直從商朝晚期,延續到春秋時期。
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成熟漢字了,在甲骨文之前的很久很久,原始社會晚期,曾出現過一種刻畫符號。
這些刻畫符號,在近幾十年才被考古界發現,它被認為是跟漢字起源有關的最早符號。

據學者介紹,我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不過,它只是漢字的起源,并不是成熟的漢字。因此,我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文字,還是商朝晚期的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