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英文China。一個中國的代名詞。它在我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背景。大約在公元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學會了用特質的黏土來燒制陶器。后經過歷朝歷代能工巧匠的改良,使得陶器逐漸向瓷器轉化,上釉,上彩。讓瓷器不單單成為古人吃飯所用的器具,跟多的向觀賞的方向發展。不同的成型方法,手法各異的上色手段,使得瓷器呈現出了不一樣的風采。唐宋時期,中國的瓷器生產已經蜚聲中外,許多名窯的產品,都已經價重藝林。下面跟巴拉排行榜網小編一起來看看中國宋代的五大名窯,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宋代瓷器五大名窯吧。
中國宋代的五大名窯
1、官窯
官窯顧名思義就是官府掌控的,是由官府為了宮廷的使用還有作為外交禮物而燒瓷的地方,它的具體位置是在河南省開封(北宋時期稱為汴京),所以它也被稱為汴京官窯。官窯的燒瓷特點是白瓷和青瓷為主的,并且對于顏色的要求非常高,還有對瓷器的花紋也很有講究。相傳官窯造出以后,宮里的太監便來檢查,發現有稍稍瑕疵的便摔碎。剩下的精品才可呈到皇宮里,供皇室使用。正因為這個,所以,官窯存世量極少。
官窯具體又被分為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南宋以后官窯的燒瓷地點又被遷移到杭州地區(南宋時期稱為臨安),但是它們制造的瓷器是沒有多大變化的,都燒有一些宮廷用的碗、廚具用品、酒器等等,花紋的紋路與汝窯的類似。

2、汝窯
汝窯的燒瓷地點具體是在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河南省屬于豫中地區,在宋代這里曾經是燒瓷的熱門之地。汝窯的一共燒有民間用瓷和宮廷用瓷兩種類型的瓷器。汝窯瓷器是完全不同于定窯瓷器的,這也使它成為了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汝窯的瓷器除了增加不同顏色的瓷器以外,又創新出了新的花紋,比如有冰裂風格的紋路還有動物的爪印等,其實汝窯做的最好的瓷器就是青釉瓷,青釉瓷也受到過許多著名詩人的稱贊,特別是給為了宮廷使用專門燒出的那些。
3、定窯
定窯雖原為民窯,但北宋后期曾一度燒造宮廷用瓷,因此影響較大,其后各地紛紛仿制。定窯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因為這里從之前開始一直是一些外來的節度使住的地方,定窯主要燒瓷地點分為河北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在曲陽縣的澗磁村,還有一個就是東西燕山,而定窯的白瓷在宋代時期最受到人們的喜愛。
定窯中燒出來的瓷器最明顯的就是瓷器的花紋,宋代的白瓷是與唐代的白瓷是不一樣的,之前唐代的白瓷并沒有花紋,而宋代的白瓷出現了新的雕刻藝術,可以在不同大小的白瓷上雕刻花紋,而且定窯除了白瓷以外,也有其他類型的瓷器。
4、哥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這里所說的哥窯是指傳世的哥窯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為主。常見器物有爐、瓶、碗、盤、洗等,均質地優良,做工精細,全為宮廷用瓷的式樣,與民窯瓷器大相徑庭。傳世哥窯瓷器不見于宋墓出土,其窯址也未發現,故研究者普遍認為傳世哥窯屬于宋代官辦瓷窯。
5、鈞窯
鈞窯的窯址是現在的河南省禹州市的各個地方都有分布,它是宋代早期時期建立的。鈞窯的瓷器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獨創了是一種乳濁釉,這種乳濁釉是和其他名窯的釉面完全不一樣的,燒出的釉色都是比較深的顏色,并且不會重復。
鈞窯的瓷器評價非常高,因為它利用了最新的鐵、銅元素來燒瓷,使得釉色呈現出七彩的顏色,期中著名的就是紅色和紫色的瓷器。在當時鈞窯的瓷器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所以它的價格非常高,甚至有人寧愿要鈞窯的瓷器也不要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