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響世界十大名人,孔子第一秦始皇第二:中國是亞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是有悠久歷史的禮儀之邦,早在商朝我們便有了文字(甲骨文),在先秦時代,中國就有了老子、墨
中國是亞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是有悠久歷史的禮儀之邦,早在商朝我們便有了文字(甲骨文),在先秦時代,中國就有了老子、墨子、孔子等偉大的思想家,《道德經》《詩經》《春秋》《論語》等古典名著,可見文化之發達。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中國出現了不少偉人,他們改變了當時,也改變了世界。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的派創始人。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后攜弟子周游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孔子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其中有很多皆為各國高官棟梁。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后人稱之為“千古一帝”。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時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呂不韋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成人加冕儀式,正式登基,“親理朝政”,除掉呂、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建立起第一個以早期漢族為主體的強大秦漢多民族統一的封建大帝國——秦朝。

成吉思汗,孛兒只斤氏,名鐵木真。蒙古族,也是蒙古歷史上的杰出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舉為蒙古帝國的大汗,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辛亥革命爆發后在起義的新軍中當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求學。畢業前夕和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五四運動前后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
孟子,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師承孔汲,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并稱為“孔孟”。
隋文帝結束了自東漢末年到隋統一前近400年的分裂割據狀態,實現了自秦漢以來的又一次統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經濟發展,使隋代獲得了“國計之富者莫如隋”的贊譽,為我國封建社會隋唐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自從周武滅佛后,佛教元氣大傷,隋文帝登極后,大興佛教,隋唐佛教之盛,歷史上稱為黃金時代。
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稱為老子。他博學多才,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關(位于今河南靈寶)前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最后不知所終。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
岳飛19歲時投軍抗遼。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或許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于,臨安風波亭。他死于南宋高宗年間,時年三十九歲。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已盡“忠孝節義”,并留有《岳武穆集》(又稱《武穆遺書》)。
祖沖之是我國杰出的數學家,科學家。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后任過南徐州(今鎮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縣東北)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在數學方面,他寫了《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可惜后來失傳了。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和帝時,蔡倫入宮做皇帝的侍從,后來升任“尚方令”,負責管理皇室工場,監造各種器械。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制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在洛陽發明了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