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封邑最多的五位大臣,呂不韋、曹操雙雙入榜:封邑是古代君王賞賜給親信、貴族、臣子的土地,包括依附在土地上的農民。受封之人對所屬百姓有管轄權,并課征租稅,可以世襲,通常以戶為
封邑是古代君王賞賜給親信、貴族、臣子的土地,包括依附在土地上的農民。受封之人對所屬百姓有管轄權,并課征租稅,可以世襲,通常以戶為單位。現在巴拉排行榜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中國歷史上封邑最多的五位大臣,呂不韋、曹操雙雙入榜,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呂不韋,戰國末年衛國商人、政治家、思想家,[bai]后為秦國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孫。早年經商于陽翟,將秦國質子異人帶回秦國,扶植其成為秦莊襄王后,被拜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并六國的事業作出重大貢獻。莊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

曹操,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東漢末年權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曹操少時舉孝廉為郎,歷任陽北部尉,騎都尉,濟南相。后與袁紹等共討董卓,迎漢獻帝至許,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總攬朝政,進位丞相,封魏公。曹操在位時的封邑,在漢朝時期也是最高的,高達四萬戶。
梁冀,出身世家大族,東漢時期外戚,大將軍梁商之子,兩妹梁妠、梁女瑩為順帝、桓帝皇后。初以貴戚為黃門侍郎,拜河南尹,虎賁中郎將、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執金吾。其父親死后接替大將軍之位,襲爵乘氏侯。順帝死,梁太后臨朝,乃操權柄,百僚莫敢違令。先后立沖、質、桓三帝,專斷朝政近二十年。漢質帝稱其為“跋扈將軍”。與妻孫壽皆窮極奢侈。拓建林苑,制同王家,方圓近千里。掠民數千為奴婢,稱 “自賣人”。
梁氏一門前后七人封侯,三位皇后,六位貴人,兩位大將軍,女人擁有食邑稱君的有七人,娶公主的三人,其余任卿、將、尹、校的共五十七人,可謂權傾朝野。梁冀的封邑更是高達三萬戶,其被賜死后,家產沒收變賣合三十余萬萬,當東漢政府一年租稅收入之半。
魏冉,號曰穰侯,戰國時秦國大臣。[bai]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秦昭襄王之舅。從惠王時起,就任職用事。魏冉憑著他與昭王的特殊關系在秦國獨攬大權,一生四任秦相,黨羽眾多,深受宣太后寵信。魏冉曾保舉白起為將,攻城略地,擊敗“三晉”和強楚,戰績卓著,威震諸侯,“苞河山,圍大梁,使諸侯斂手而事秦”。魏冉的封邑高達八萬戶。
陳平,西漢王朝開國功臣,《史記》稱之為陳丞相。少時喜讀書,有大志,跟隨劉邦東征時,拜為都尉,使參乘、典護軍。后歷任亞將、護軍中尉。成為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他曾策劃離間項羽群臣,逮捕韓信,因功先后受封為戶牖侯和曲逆侯。漢高祖死后,呂后以陳平為郎中令,輔佐惠帝、文帝,深受贊賞,轉為丞相,食邑高達三萬戶,死后謚獻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