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耐旱樹木:胡楊第三,冬櫻花排首位:樹木遍及世界各個角落,在一些環(huán)境惡劣的地方也有它們的存在。這些地方的樹木適應性極強,耐旱耐寒,是自然界中勇敢堅強的戰(zhàn)士。那你知道
樹木遍及世界各個角落,在一些環(huán)境惡劣的地方也有它們的存在。這些地方的樹木適應性極強,耐旱耐寒,是自然界中勇敢堅強的戰(zhàn)士。那你知道耐寒耐旱的樹木有哪些?今天巴拉排行榜網(wǎng)小編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耐旱樹木:胡楊第三,冬櫻花排首位,讓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冬櫻花,世界十大耐旱樹木之一,是云南特有的鄉(xiāng)土樹種,[bai]日本夏季的應景花,在歐洲則多被用來食用。它因在寒冬開花而得名,是我國野生櫻花資源中唯一在冬季盛開的觀賞櫻花珍品,也是唯一靠種子繁殖的櫻花,是云南省二級保護植物。冬櫻花在荒涼的環(huán)境及干旱貧瘠的土壤中都能生長良好,經(jīng)得住高原強紫外線陽光的長時間曝曬,也經(jīng)得住雪域高原的雪雨風霜,它看似嬌弱,卻在嬌弱中透露著頑強的生命力。
旱柳,世界十大耐旱樹木之一,落葉喬木,高達18米,胸徑達80厘米,為楊柳科、柳屬喬木。據(jù)小編所知,該樹種分布于北美洲、歐洲、 俄羅斯、中國等地,生長于海拔10米至3,600米的地區(qū),常生長在干旱地或水濕地,是一種喜陽光耐寒冷干旱,且具有綠化、觀賞價值的植物。
胡楊,楊屬的一種植物,是落葉中型天然喬木,直徑可達1.5米,木質(zhì)纖細柔軟,樹葉闊大清香。該樹種耐旱耐澇,生命頑強,樹齡可達200年,因生長在極旱荒漠區(qū),為適應干旱環(huán)境,生長在幼樹嫩枝上的葉片狹長如柳,大樹老枝條上的葉卻圓潤如楊,是自然界稀有的樹種之一。
合歡,世界十大耐旱樹木之一,[bai]又名絨花樹,馬纓花,落葉喬木,一般高4-15米。合歡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huán)境,對氣候和土壤適應性強,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長,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氣候,但不耐水澇。其生長迅速,性喜光,喜溫暖,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輕度鹽堿,對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栓皮櫟是殼斗科,櫟屬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樹皮為黑褐色。據(jù)編輯所知,該樹種生于平原、丘陵、山坡及谷地,喜光,耐干旱,在酸性、中性及堿性土上均能生長,但以氣候溫暖,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為適宜的生境。而且,栓皮櫟對有毒氣體煙塵抗性非常強。
臭椿,苦木科臭椿屬落葉喬木,樹皮為灰色至灰黑色,原名樗,又名椿樹和木礱樹,因葉基部腺點發(fā)散臭味而得名。該樹種原產(chǎn)于中國東北部、中部和臺灣,生長在氣候溫和的地帶,喜光,不耐陰,且適應性強,除黏土外,各種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鈣質(zhì)土都能生長,耐寒,耐旱,不耐水濕,深根性,垂直分布在海拔100~2000米范圍內(nèi)。臭椿生長迅速,可以在25年內(nèi)達到15米的高度。
楓香樹,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大可達1米,樹皮灰褐色。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耐干旱瘠薄。產(chǎn)中國秦嶺及淮河以南各省,亦見于越南北部,老撾及朝鮮南部。據(jù)編輯所知,楓香樹樹脂還可供藥用,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其根、葉及果實也可入藥,有祛風除濕,通絡活血功效。
鹽膚木,是漆樹科,鹽膚木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bai]高可達10米,在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和朝鮮均有分布。該樹種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強,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乃至干旱瘠薄的土壤上均能生長;根系發(fā)達,根萌蘗性很強,生長快。
滇潤楠,為樟科潤楠屬植物,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80厘米。該樹種為深根性四季常綠喬木,樹桿挺拔、樹形優(yōu)美、新葉紅艷、冠大濃蔭、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快、樹齡長、適應性強,抗污染能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堿性、中性、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長。其在干旱季中滇潤楠的自然抑菌能力高于雨季,是優(yōu)良的綠化防風林樹種及行道樹種。
雪松,為松科雪松屬植物,常綠喬木,產(chǎn)于亞洲西部、喜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該樹種終年蒼翠,植株高大優(yōu)美、樹桿通直、葉針形、針葉秀麗并能散發(fā)著香氣。雪松喜光,耐寒,耐酷熱,耐風沙及干旱氣候,對土壤適應性強,是世界耐旱能力強樹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