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稻米生產國,中國印度包攬前兩名:稻米是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特別是亞洲人的主糧之一。全球水稻生產絕大部分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區,稻谷種植面積亞洲以總面
稻米是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特別是亞洲人的主糧之一。全球水稻生產絕大部分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區,稻谷種植面積亞洲以總面積的90%占據首位,其次是非洲、美洲。今天巴拉排行榜網小編就給各位介紹下世界十大稻米生產國,中國印度包攬前兩名,快來了解一下吧。
水稻是我國的大宗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約占糧食總種植面積的30%,總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40%,我國除了青海省以外,全國各地都有水稻種植。而我國也是雜交水稻生產的開拓者和領先者,雜交稻比傳統水稻產量要高出至少15-20%。
印度耕地面積為世界第一,全國土地有一半都是耕地,如果農業技術水平高些,產量有望超過中國。據了解,印度是水稻種植中心之一,覆蓋4400萬公頃,稻米占印度糧食總產量的40%。
印度尼西亞人均的大米消費量每年超過 139公斤,是世界上最高的。印度尼西亞有很多河流沖積的小平原,又地跨赤道兩邊,水熱條件好,適合種植水稻,居民也以大米作為主食,所以,水稻種植占比比較高。
孟加拉國也是人口大國,[bai]全國有1.65億左右的人口,人口密度極高。與其他水稻主要國家相比,孟加拉國人均稻米消費量比較高,他們三分之二的人口從事與水稻有關的生產和經濟活動。
越南是以稻米為主的農業經濟,國土大部分是平原,地處熱帶,降水充足,適合水稻生長。越南把75%的耕地都用來進行水稻種植,這也使得越南成為世界第二大大米出口國家。

泰國大米非常有名,香甜好處,泰國在東南亞國家中面積大,土地平坦,土壤氣候特殊,能種植出優質大米,產量也非常高。
水稻作為緬甸的第一大作物和首要口糧作物,約占作物面積的六成,常年水稻總產量為3200萬噸左右,平均產量約為250公斤每畝,因此,緬甸也被冠以“稻米之國”的美譽。
菲律賓水田耕地較多,[bai]全國近90%都是以大米為主食,一直非常重視水稻種植。產量占比約世界總產量的2.4%。
日本的水稻種植是公元前300年從中國引進的。從古到今,水稻種植對日本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日本耕地不多,但科技發達,機械化程度高,以中小型和精耕細作的水稻種植為主。
產量為0.08億噸,占比世界總產量的1.7%。巴基斯坦和印度地理接壤,占據印度河平原的大部分,水稻是巴基斯坦僅次于小麥的第二大農作物,自引進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后,產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