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瀕危珍稀野生動物排名:珍稀野生動物,是指生存于天然狀態下、非人工馴養的各種數量極少的動物。那么世界上稀有動物有哪些呢?下面巴拉排行榜網小編帶你們來認識
珍稀野生動物,是指生存于天然狀態下、非人工馴養的各種數量極少的動物。那么世界上稀有動物有哪些呢?下面巴拉排行榜網小編帶你們來認識一下世界十大瀕危珍稀野生動物排名,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快要滅絕的珍稀動物吧。
又稱小獨角犀,屬奇蹄目犀科,與印度犀牛是近親。如今僅分布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爪哇犀牛喜歡獨來獨往,據說幼仔很早就單獨生活。最后一只印支亞種的爪哇犀牛2010年4月在越南國家公園被偷獵者殺害。印度亞種于上世紀60年代左右因過度偷獵和棲息地破壞而滅絕。目前幾近絕種,目前只有35頭爪哇犀生活在印尼的國家公園里。
頭小尾長,四肢短健。曾經廣泛分布于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東北黑龍江、吉林和朝鮮半島北部的森林中。已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Ⅰ,受到俄羅斯、朝鮮和中國政府的嚴格保護。遠東豹是全球極度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據國際最新的統計數據其種群一直未超過100只,中國約有10只左右,在俄羅斯大概有30多只,僅分布于中國和俄羅斯,其瀕危狀況已經引起全球的關注。
金頭猴棲息地為越南,現剩余少于70只。2000年這種靈長類動物被歸為保護動物。但是它仍然面臨滅頂之災,2003金頭猴數量出現了幾十年以來的第一次回升,但仍然不樂觀 。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在野外已滅絕。
華南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亦稱“中國虎”。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條紋,條紋的間距較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的大,體側還常出現菱形紋,在亞種老虎中體型較小。華南虎以草食性動物野豬、鹿、狍等為食,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在野外已滅絕。華南虎僅在中國分布,是中國特有的虎亞種。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因此,揚子鱷對于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中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
亞洲象,別名印度象、大象、亞洲大象,屬于長鼻目、象科。野生象現已很少,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馴養的家象、役象很多。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的野生象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與緬甸、老撾相鄰的邊境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屢遭獵殺,破壞十分嚴重。1995年,國家林業局(林業部)啟動了首次全國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2004年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亞洲象僅存180只。
外形與梅花鹿相似,但體形較小,花斑較少。毛被黃棕、紅棕或棕褐色,背中線黑褐色。背脊兩側各有一列白色斑點。坡鹿喜食青草和嫩樹枝葉,為食草性動物。棲息在丘陵草坡地帶,分布于東南亞及中國的海南島,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3種亞種。2003年,坡鹿數量普查表明共有大約180只野生坡鹿。坡鹿總數量也在逐年下降,而泰國、越南的坡鹿或已滅絕。
雙角犀屬的唯一物種,蘇門犀是獨居動物,僅在發情與扶養幼仔時相聚。它們是犀牛中最吵的。最早的雙角犀屬的化石記錄出現在中新世早期,現僅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與婆羅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澤和云林中。由于人類過度捕殺和棲息地受到破壞,該物種已成為極度瀕危動物,全球數量僅存200余頭。
棲息于熱帶林區,主要在地面活動,上樹是為看路、覓食或睡覺。食量很大,主要吃植物嫩芽、竹筍等。1904年被發現時,曾作為單獨的一種來命名。數年以后,又把它與西非大猩猩視為同類。然而,最后的兩個單項研究顯示,克羅斯河大猩猩是西非大猩猩的亞種。目前殘存的150-200只被支離破碎地人為分割在五個地帶生活。

體格粗壯,加灣鼠海豚常被稱作“科奇托”,但這個名稱可能會造成混淆,因為當地的捕漁業者經常用這個名稱來泛指所有的小型鯨豚類動物。加灣鼠海豚是加利福尼亞灣北部的特有物種,估計其數量不到300頭,它們很可能在2025年永遠消失。由于棲地范圍狹小,再加上容易被漁網困住,這些都是其致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