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恐怖螳螂,非洲綠巨螳位列第一:世界上已知的螳螂有2000多種,中國已知約147種。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下面巴拉排行榜網小編帶你們
世界上已知的螳螂有2000多種,中國已知約147種。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下面巴拉排行榜網小編帶你們來認識一下世界十大恐怖螳螂,非洲綠巨螳位列第一。這幾大螳螂雖然分部地區不同,但都有很強的危害性,對人有很強的震懾力。它們同時也是螳螂中極為危險的存在。生長環境以及基因的不同讓它們在螳螂群中脫穎而出,十分突出。接下來大家不妨和小編一起深入了解吧!
非洲綠巨螳大部分分布于南非洲的西非地區,雌性體長通常在8~10cm之間,雄性則小得多。[bai]雌性腹部有6個分段,雄性有8個。其性格極為兇殘,力量巨大。它們不僅個頭大,同時也是脾氣最大的存在。非洲綠螳螂有實力捕捉比它們體型大很多的生物,例如蛇等。
中華大刀螳體長約7-9厘米,是生活在我國的螳螂類里最大的一種。它們的分布范圍十分廣泛,并且能夠適應各種各樣的生存環境,早在1896年就隨同苗木一同引進到美國等地,并繁衍后代。中華大刀螳非常大,幾乎是普通螳螂大小的3~4倍。
廣斧螳螂肉食而好斗,甚至同類也相殘,有人稱之為“鐮刀殺手”。也有人說他們是益蟲,因為它們的食物常是農林害蟲。雌螳螂常在交尾時咬斷雄螳螂的脖子,事后又把雄螳螂整個吃掉,作為懷孕的補品。廣斧螳螂多集中在我國的南方地區,體態特征明顯。它們雖然體型不大,但是翅膀很長,并且翅膀上布滿白色斑點,遠遠看上去十分明顯。
蘭花螳螂產于東南亞的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區,喜歡在溫度較高的地段生存,熱帶雨林中多見它們的身影。它們善于偽裝,而不善于主動攻擊,防御能力更強。在野外,蘭花螳螂存在于東南亞的雨林中,包括印度、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在中國云南西雙版納也有版納蘭花螳螂。
刺花螳螂雌雄性的體型相差不像蘭花螳螂那么懸殊,但是雄性也是明顯較雌性瘦小。它們全身布滿像荊棘一樣的刺。因此很多生物不敢靠近它們,大大減少了與其他生物發生矛盾的概率。
魔花螳螂是捕食螳螂中最大的一種,身長可達13厘米,享有“螳螂之王”的美譽。魔花螳螂數量稀少,幾乎是所有螳螂當中最為稀有的存在。它們多分布在非洲地區,身上有很多顏色,能夠與其它螳螂區分開。
馬來樹枝螳螂的身體扁平且細長,三角形的小頭可以前后左右自由轉動。它們的體型是所有螳螂中最大的,同時長相與普通螳螂不同。馬來樹枝螳螂有很好的視力,同時對周遭景物的變化十分敏感,極為警惕。

由于整體型態猶如小提琴彈奏家而得名。小提琴螳螂的飛行距離遠,有很強的飛行技巧。因此,它們多捕食飛行生物,以小型飛行昆蟲為食。
枯葉螳螂多分布在馬來西亞,外形酷似一片枯葉。翅膀的顏色及形態與枯葉有很高的相似性,相比之下雌性枯葉螳螂的擬態更為逼真。它們也通過偽裝枯葉的方式來隱藏自己,逃避天敵追捕。
擁有金屬般華麗無比的迷人光澤,如身著電鍍盔甲的戰士,因此被人們稱為金屬螳螂。它們喜歡在樹上住,少數分布于草叢中。它們性格極為兇猛,即便是同類也會互相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