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598所。
1979年633所,1980年675所,1981年704所,1982年715所,1983年805所,1984年902所,1985年1016所,1986年1054所,1987年1063所,1988年1075所,1989年1075所,1990年1075所,1991年1075所,1992年1053所,1993年1065所, 1994年1080所,1995年1054所,1996年1032所,1997年1020所,1998年1022所,1999年1071所,2000年1041所,2001年1225所,2025年2688所。
天津大學的校訓是什么
上個世紀末的高校合并潮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當時原來國家中央部委所屬571 所高校到1999 年已合并成為259 所高校,其中的187 所高校(或經過合并) 于2000年劃歸省級政府或教育部主管,當年各中央部委保留了72 所附屬高校。以1998 年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yè)大學、浙江醫(yī)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浙江大學為標志,我國興起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高校合并運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1990 ~ 2006 年,我國共發(fā)生了431 次高校合并,涉及院校1082 所。當時,國內大部分高校都發(fā)生了合并事件。那么,經歷2000年左右的這次合并后,哪些大學進步了,又有哪些大學完成了逆襲。
上海交通大學
原來的20多名,到現(xiàn)在的前五,上海交通大學取代了西安交通大學的位置。合并了上海農學院和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后,上海交通大學實力穩(wěn)步提升。當然,也與上海這個城市有很大的關系。
廈門大學
1995年排名時在42名,廈門大學是少數(shù)幾個沒有經歷高校合并的大學之一,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可能是合并潮里面最受益的幾所大學之一了,合并了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yī)科大學均為重點高校。經過合并的武漢大學實力大增,合并受益良多!
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合并了成都科技大學、華西醫(yī)科大學,組建了新的四川大學。成都科技大學、華西醫(yī)科大學均為重點高校,合并后的四川大學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的拐點是入選985,這極大的增強了其實力,排名也一路上升。
北京師范大學
與中國人民大學一樣,入選985實力大增。同時,由于地處北京,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已超過東北師范大學位居師范類院校第一。
天津大學校訓為“實事求是”。
天津大學校訓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學原校長、著名法學家趙天麟首倡。趙天麟任校長期間(1914-1920)總結北洋大學辦學經驗,概括出“實事求是”四個字,以之教導學生,遂成為校訓。
“實事求是”一詞出于《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文中說劉德“修古好學,實事求是”。趙天麟以這四個字首倡于北洋大學。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對待科學技術知識,端正學風。趙天麟堅持嚴字當頭,以講求高質量為教學目標。
天津大學在繼承這一優(yōu)良校訓的基礎上賦予了新的內涵,即辦事求學,要從實際出發(fā),注重實效,誠實守信,并注重求索真相,開拓創(chuàng)新,把握規(guī)律。天津大學繼承了北洋大學的優(yōu)良校風和學風,恪守“實事求是”的校訓。
擴展資料
一、學科建設
在學科建設上,天津大學形成了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經、管、文、法、教育等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學科布局。學校設有工學、理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醫(yī)學、文學、法學、哲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
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覆蓋21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天津市重點學科27個。2025年5月,獲準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
二、校園環(huán)境
天津大學環(huán)境優(yōu)美,擁有青年湖、敬業(yè)湖、友誼湖、愛晚湖四個大型湖泊,北洋廣場等三個休閑廣場,花團錦簇,是典型的花園式校園;擁有26座教學樓,兩個國際標準的綠茵足球場,國際標準的游泳館以及嶄新的大型體育館。

百度百科—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