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美國天氣整體良好,美豆豐產已成定局,USDA供需報告利空超預期,南美種植面積增加預期,美豆期價再創新低。國家臨儲拍賣大豆成交率前高后低,節日備貨結束,新豆上市,連豆一期價沖高回落。國內生產成本下行,豆粕價格繼續下跌,進口大豆到港成本下降,油粕價格表現抗跌,油廠壓榨虧損幅度縮小。
一、豐產已成定局美豆熊途漫漫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9月CBOT市場大豆期價繼續走熊,USDA月度供需報告利空超預期,美豆主產區天氣完美,北美豐產已成定局,加之南美種植面積擴張預期,期價承壓下行并創出4年半新低。10月初,在降雨導致收割放緩和強勁的出口銷售數據的利好刺激下,期價迎來一波反彈,但市場熊市氛圍依舊濃厚。
利空方面:一是USDA9月供需報告數據利空超預期,9月供需報告全面上調2014/15年度美豆及南美大豆產量,令全球大豆供過于求的格局愈發明顯。報告預計2014/15年度美國大豆單產將達創紀錄的46.6蒲/英畝,高于上月預估的45.4蒲/英畝和市場預估的46.3蒲/英畝,較去年的43.3蒲/英畝增長7.6%。預計2014/15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為4.75億蒲,較上月預估上調0.45億蒲,較去年增長2.65倍,庫存消費比升至13.3%,上年度僅為3.8%。預計2014/15年度全球大豆產量為3.111億噸,較上月預估上調644萬噸,除了美豆產量被上調265萬噸至1.065億噸外,巴西大豆產量上調300萬噸至9400萬噸,阿根廷大豆產量上調100萬噸至5500萬噸。二是美國天氣維持完美,美豆各項生長指標均維持高位。10月7日美國農業部發布的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10月5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73%,高于之前一周的72%,維持在20年同期最高水平;當周美國大豆落葉率為83%,高于上周的69%,略低于5年均值84%。居高不下的美豆生長優良率,說明美豆今年實現趨勢單產的可能性非常大。三是本月中下旬美國中西部產區溫暖干燥,北部緯度偏高的產區最低氣溫回升到50°F以上,較常年水平略高,利于改善前期低溫霜凍帶來的積溫不足問題,利好作物成熟和收獲,在美豆、玉米生長的最后階段,水、溫、光照的條件接近理想,將繼續助力高產預期,市場機構不斷調高美豆單產預期至50蒲式耳/英畝以上的水平。四是由于今年美國玉米和大豆產量超出美國國內農產品庫容,而相比玉米價格,農戶對后期豆價看的更空,因此美國農戶更加樂于銷售新豆,而保存玉米,導致大豆現貨供應壓力增加,美國大豆現貨價格大幅下跌。五是南美種植面積擴張和產量增加預期。因為天氣原因或將導致南美農產品播種延遲,市場預期南美大豆種植面積因為播種延遲和比價關系而繼續擴張。本周巴西農業部長納瑞·蓋勒稱,2014/15年度巴西大豆播種面積可能達到7810萬英畝,比上年增長5%,平均單產可能達到3噸/公頃。市場同時預期可能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將會給南美大豆生長帶來有利的氣候條件,南美大豆豐產將導致全球大豆供過于求的局面惡化。
利多方面,一是美豆生長后期災害天氣方面的擔憂,一方面階段性的局部霜凍天氣對美豆單產造成威脅;另一方面由于10月初美國中西部地區迎來普遍降雨,導致美國農產品收割進度延遲,USDA每周作物生長報告數據顯示,10月5日當周美國大豆收割率為20%,慢于市場預期,也明顯低于五年均值的35%。二是始終強勁的出口需求,本月公布的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數據持續強勁,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9月25日當周,美國大豆凈出口銷售68.72萬噸,本作物年度累計出口149.02萬噸,高于去年同期的98.82萬噸。截至10月2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97.43萬噸,高于上周的69.79萬噸和去年同期的83.40萬噸,創出半年新高。
9月CBOT市場豆類品種資金面維持偏空,但月末有所轉多,中上旬基金增持大豆凈空頭寸,并減少豆油和豆粕的凈多頭寸;但下旬開始由空轉多,截至9月30日的CFTC報告數據顯示,投資基金小幅減持大豆凈空頭寸,增持豆油的凈多頭寸,小幅減持豆粕的凈多頭寸,說明投機資金繼續押注短期豆粕價格下跌,但相對看多大豆和豆油價格。
后市看來,10月初美豆新作收割進度慢于往年,加之出口需求持續旺盛,引發了階段性的供需矛盾,導致10月初美豆期價強勁反彈。中期展望來看,如果不出現大的災害性天氣,充足的美豆新作供應,以及南美面積和產量增加的利空壓力,將使得期價的階段性反彈難以持續,中期看美豆期價或將重返下跌通道。技術面上,9月美豆主力11月期價跌破1000美分/蒲式耳,最低下探至900美分/蒲式耳的支撐位,隨后在利多消息的刺激下反彈至940美分/蒲式耳,短期內看20日均線能否順利突破,如能突破則上看1000美分/蒲式耳。鑒于資金面和技術面均支持美豆期價的反彈走勢,預期短期內期價可能在900-1000美分/蒲式耳區間內運行,中期在南美豐產壓力下仍可能跌破900美分/蒲式耳的支撐,因此投資者可對短期期價采取區間滾動操作,中期采取逢高沽空的操作。
二、潛在利好支撐豆一期價逆勢走強
連豆一指數沖高回落,持倉量月環比大幅減少,走勢與外盤背離。主力1501合約期價最高上沖至4800元/噸一線,最低跌至4500元/噸一線?;久嫘畔⒂啥噢D空,東北新豆陸續上市,現貨價格逐步走低,節日備貨需求結束,臨儲大豆拍賣量價齊跌,外盤價格再創新低,內外盤期價價差進一步擴大,進口豆替代量或將上升。
9月臨儲大豆拍賣先熱后冷,在月初的拍賣成交率創下40.78%的近期高點后,成交率一路走低,9月30日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及其聯網市場舉行的國家臨時存儲大豆競價銷售交易會計劃銷售大豆319391噸,實際成交17432噸,成交率僅5.46%,其中:2010年大豆計劃銷售22560噸,全部流拍;2011年大豆計劃銷售296831噸,實際成交17432噸,成交率5.87%,成交均價4088元/噸。今年臨儲大豆已累計成交248.13萬噸,其中2010年產大豆98.9萬噸,2011年產大豆149.2萬噸。2013年臨儲大豆累計收購約330萬噸,拋儲的數量仍不及收購量,目前市場庫存不多,由于2011年產臨儲大豆質量水平偏低,企業競拍積極性并不高,隨拍隨用為主。
9月底現貨價格維持平穩,新豆零星上市,局部地區價格小幅下調,黑龍江大豆已經開始陸續收割,各地單產普遍在140~160公斤/畝,個別高達200公斤/畝,單產和質量均明顯好于去年。黑龍江地區油用大豆收購價格為4050-4150元/噸,與上月持平。油廠因虧損嚴重繼續停收國產大豆。食用豆方面,東北主產區食用豆收購價4600-4700元/噸,與上月持平,局部地區小幅下調2-5分/斤,由于同時農戶對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存在較高預期,使得今年新豆上市價格高開高走,但節日備貨已經結束,加之新豆上市后現貨價格一般容易下跌,貿易商購銷心態謹慎,后期購銷主體博弈加大。市場傳言恒大收購國產大豆的到廠價為2.55元/斤,折5100元/噸,計劃收購量為50萬噸。由于今年國產大豆減產,供應減少而需求受恒大“非轉”概念炒作存在增加可能性,在供需缺口效應的潛在利好支撐下,預計國產大豆價格走勢將繼續獨立于外盤走勢。
從技術面看,連豆一1501合約本月沖高回落,大部分時間運行在4500-4700元/噸的區間內寬幅震蕩。預計在疲軟現貨價格的影響下,10月豆一期價先抑后揚的可能性較大,投資者可在4500元/噸一線附近少量買入多單,但基本面并不支持豆一期價過大漲幅,投資者應理性評估短期豆一的上漲空間。
三、成本持續下行粕價承壓下跌

本月,連盤豆粕期價繼續大幅度回落,價格重心明顯下移,豆粕指數持倉量月環比下降。本月豆類期貨市場油粕比反彈,豆油價格較豆粕價格明顯抗跌,豆粕現貨價格均出現月環比下跌,月末沿海43%蛋白豆粕價格在3340-3560元/噸,月環比下跌40-70元/噸。
本月養殖需求方面利好居多,全國肉雞價格下跌,月底產區均價9.3元/公斤,雞苗價格繼續下跌,雞蛋價格下跌。生豬價格繼續小幅下跌,由于玉米價格迅速下跌,豬糧比迅速回升,近期畜牧養殖行業全部實現盈利,養殖戶補欄積極性較高,飼料養殖需求溫和復蘇。
盡管需求環比上升,但9月主導粕價仍然是全球大豆價格下跌帶來的成本下行壓力。從外盤來看,由于美豆油價格呈現橫盤走勢,美豆和美豆粕近期走勢持續偏弱。后期來看,從油粕比角度來看,澳大利亞氣象局10月7日稱,今年四季度出現厄爾尼諾天氣的幾率維持在50%。厄爾尼諾天氣前景級別維持在“觀望”。食用油價格受到天氣炒作的支撐減弱,加之10月初原油價格破位下跌,將會使油廠繼續挺粕壓油,豆粕價格因此受到支撐。從供需角度來看,8-10月大豆到港量降幅明顯,國內大豆供應壓力月環比下降,而需求月環比增加,供需格局對國內豆粕期現貨價格的支撐較強?;谝陨匣久嫘畔⒑兔辣P期價短期企穩反彈的判斷,豆粕價格在十月可能迎來一波反彈行情。建議短期飼料養殖企業適度擴大豆粕現貨庫存。
四、油粕價格表現抗跌油廠壓榨虧損縮小
9月末主要港口進口大豆到港平均成本為3970元/噸,月環比下降130元/噸,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3550元/噸,月環比下跌170元/噸。本月進口大豆成本下降,但國內油粕現貨價格跌幅較小,使得進口大豆壓榨虧損幅度縮小至340元/噸左右。另外,本月國內油粕現貨價格跌幅小于外盤大豆價格跌幅,使得近月船期大豆壓榨盈利至300元/噸以上,壓榨持續高收益料提振國內油廠進口大豆的積極性,11月之后進口或將增加,并給國內油粕價格增加下行壓力。
從成本角度來看,由于7-9月外盤大豆價格總體呈現大幅下跌走勢,預計10月大豆到港成本仍將維持震蕩下行。從現貨壓榨利潤來看,油廠壓榨進口大豆收益已經連續9個月虧損,10月大豆供應壓力將繼續減少,國內油粕庫存壓力或減輕,在持續虧損狀態下,油廠在操作層面可能繼續對油粕采取挺價銷售的策略,國內油粕價格仍將比外盤抗跌,有利于國內壓榨利潤恢復至正常區間。
五、8月大豆進口下降豆粕出口繼續增加
海關數據顯示,我國2014年8月大豆進口量達603.31萬噸,同比環比均下降,1-8月我國大豆進口量為4771.28萬噸,同比增加16.22%。8月我國豆粕出口量為17.17萬噸,環比有所下降,同比增加108.45%,1-8月我國豆粕出口量為180.12萬噸,同比增加103.50%。從進出口數據來看,8月大豆進口量仍處于年內高位,但呈月環比遞減趨勢,后期國內進口大豆供應將呈現季節性減少的態勢。
后市看來,10月初美豆新作收割進度慢于往年,加之出口需求持續旺盛,引發了10月初美豆期價的強勁反彈。中期展望來看,充足的美豆新作供應,以及南美面積和產量增加的利空壓力,將使得期價的階段性反彈難以持續,中期看美豆期價或將重返下跌通道。鑒于資金面和技術面均支持美豆期價的短線反彈走勢,預期短期內期價可能在900-1000美分/蒲式耳區間內運行,中期在南美豐產壓力下仍可能跌破900美分/蒲式耳的支撐,因此投資者可對短期期價采取區間滾動操作,中期采取逢高沽空的操作。由于今年國產大豆減產,供應減少而需求受恒大“非轉”概念炒作存在增加可能性,供需缺口效應的潛在利好始終存在。預計在疲軟現貨價格的影響下,10月豆一期價先抑后揚的可能性較大,投資者可在4500元/噸一線附近少量買入豆一1501合約多單。從油粕比繼續走低和豆粕供需由松轉緊來看,后期國內豆粕期現貨價格獲得的支撐較強。基于基本面信息和美盤期價短期企穩反彈的判斷,豆粕價格在十月可能迎來一波反彈行情。
相關大豆行業市場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大豆市場深度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