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工信部官方網站發布了《2013年上半年家用電器行業運行情況》,由于上半年家用電器行業在節能惠民政策帶動,原材料價格較低等外部條件下,經濟效益好于2012年同期。
據數據顯示,2013年1-6月家用電冰箱累計生產5018.10萬臺,累計同比增長18.5%,較2012年同期提高25.9個百分點;房間空氣調節器生產7886.9萬臺,累計同比增長0.1%,較2012年同期下降1.4個百分點;家用洗衣機生產3331.4萬臺,同比下降6.9%,較2012年同期提高7.9個百分點。
在收入方面,2013年1-6月,家用制冷電器具制造主營業務收入1457.4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6.2%,較2012年同期提高9.9個百分點;利潤總額60.2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8.9%,較2012年同期提高9.6個百分點。家用空氣調節器制造主營業務收入2329.2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7.1%,較2012年同期提高9.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136.9億元,累計同比增長36.2%,較2012年同期提高11.7個百分點。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家電行業雖然整體經濟效益好于2012年,但也不能忽視外在的刺激因素。
其一是節能補貼政策提前透支市場。在5月30日節能補貼政策到期之前,消費者為了享受節能補貼帶來的優惠,集中爆發式的家電購買現象提前預支了市場的剛性需求,也為上半年帶來了可喜的銷售業績。但是隨之而來的六月、七月兩個月,除了制冷家電的銷售情況還算樂觀外,其余家電銷售情況均出現了無人問津的現象,而洗衣機行業的銷售情況更是一落千丈。
其二是家電原材料價格下半年或將上升。雖然上半年在宏觀經濟下和行業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鋼鐵國內市場供需陷入失衡狀態,但出口增長較快。1-6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3069萬噸,同比增長12.6%。在鋼鐵行業持續增大出口的同時,國內鋼鐵價格或將上漲,而原材料上漲勢必會給家電制造業帶來不小的成本壓力。
其三是新能效標準將或將抑制家電業的產能。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日前發布公告稱,空調、平板電視、洗衣機、吸油煙機、熱泵(即空氣能)熱水器等五類家電將于2013年10月1日起實行新能效標準,新能效標準對以上五大類家電節能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因此企業勢必會減少原生產線的產能,而新品的生產線建立又不是一日而成,因此產能或將引起產品的價格提升,從而打壓消費者的消費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