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入學,靠家長獻血積分?_家長獻血100ml子女可得2入學積分?:多地均有類似政策“家長無償獻血100毫升,或向慈善機構捐款1000元可以加2分,在孩子小學入學時能起到正面作用。”近日,有網友在
多地均有類似政策
“家長無償獻血100毫升,或向慈善機構捐款1000元可以加2分,在孩子小學入學時能起到正面作用。”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中表達了自己對于浙江金華武義縣采取積分入學政策的質疑,網友表示,武義縣相關政策規定,各公辦小學根據積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學生,而家長參加無償獻血活動或捐款可以增加積分。
圖/網絡
一份網傳武義縣幼兒園家長群截圖顯示,在該縣參加無償獻血每100ml可以積2分,每次獻血400ml可得8分,每隔半年可以再次獻血,積分可以累加,最高限度30分。除此之外,還有參加造血干細胞采集加10分、捐獻造血干細胞加30分、參加政府組織的純公益志愿服務2小時得10分以及向縣慈善機構捐款1000元得2分等。
12月11日,中國新聞周刊采訪獲悉,家長獻血換取子女入學積分的情況屬實,目前正在實行。
該指標項最高分為30分
據極目新聞早先報道,武義縣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最近三年,該縣對于新市民孩子在當地上小學都采取積分入學政策,明年也將采取類似政策。每年的具體政策都有所不同,但大體原則不會改變,政策一般在每年3、4月份公開發布。
教育局稱,家長為孩子申報學校后,學校將根據家長的積分,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擇優錄取。對于沒有被申報學校錄取的孩子,教育部門將發布還有空余學位的學校信息,供這些孩子選擇,這些學校再根據家長的積分高低進行錄取。
12月11日,中國新聞周刊聯系武義縣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此事一切以當地宣傳部門官方消息為準。
隨后,中國新聞周刊聯系了武義縣發展和改革局經濟體制改革科,其工作人員解釋稱,該政策是針對在武義縣范圍內居住、工作,并持有效《浙江省居住證》的人員。經本人申請,可以納入武義縣新市民量化積分管理范圍。
工作人員介紹,根據當地政府規定,積分累計達到一定分值的新市民,且符合當年義務教育招生相關規定的,其子女按積分排名可享受義務教育階段入讀指定公辦學校等待遇。根據該縣實際情況,逐步將醫療衛生、文化旅游、金融服務、養老服務、社會福利等公共服務資源納入新市民積分管理服務內容。
隨后,該工作人員解釋,在當地無償獻血,向完成人體器官捐獻意愿登記、捐獻或造血干細胞采樣捐獻,向縣慈善機構捐贈等都屬于公益服務類型,該指標項的最高分是30分,屬于武義縣個性指標賦分標準。“目前正在實行,如果有調整也會及時公布,但目前還沒有變化。”
圖/武義公安公眾號截圖

當中國新聞周刊問及,上述規定是否會變相促使部分家長通過獻血、捐款來提高積分時,該工作人員表示,公益服務的分值占比不是很高,這一規定不是鼓勵市民獻血捐款等,僅僅是一個加分項,是對做出相應貢獻的市民的獎勵和肯定。例如獻血的規定,僅針對孩子的父母,其他親屬并不納入考量。
“確實有人員做出了這樣的貢獻,所以我們把這個政策也放了上去。現在還沒有出現什么惡性的情況,而且通過公益服務、發明創造指標來積分的人很少,基本是通過其他基礎分來實現的。”該工作人員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多地均有此類政策
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除了武義縣,多個地方在制定新市民積分管理辦法時,都做出了類似的規定。
例如,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在相關實施細則中也規定,近三年內,本人或配偶在安吉縣無償獻血:每滿100毫升得0.5分,最高5分;向安吉縣慈善機構捐贈,捐贈當年每滿5000 元得1分,最高限6分,慈善捐款以縣紅十字會、縣慈善總會記錄或相關捐贈憑證為準;隨行在本縣居住的0-6周歲子女按照《浙江省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和《預防接種服務規范》做好預防接種和兒童體檢,按照規范執行的加5分等。
安吉縣規定,將新市民隨遷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就業扶持、醫療衛生、社會救助、技能培訓、社會福利、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務和便利項目逐步納入積分制管理服務,具體公共服務項目、指標數和積分運用規定由縣政府有關部門研究制定。
浙江寧波象山縣《象山縣流動人口量化積分申評指標體系(暫行》中規定,在本縣內登記成為捐獻造血干細胞或人體器官(角膜、遺體)的得1分;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或人體器官(角膜、遺體)的得50分;在本縣內無償獻血每300毫升加2分,最高20分。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的得80分;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的得50分;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的得30分。累計捐贈資金或物資折價每1000元加1分,最高20分。
過往報道中,2025年,象山縣在實施義務教育階段流動人口隨遷子女“量化積分入學”政策期間,四川人王青因參與無償獻血等公益項目成功申領量化積分59.4分,子女入學將優先照顧。
據縣獻血管理服務中心介紹,這一年,該縣量化積分申評的流動人口有700余人,其中163人提交申請無償獻血加分。經審核,最終有156人取得無償獻血加分,分別獲得了2至70分的量化積分。
2025年,合肥發布獻血條例草案時提到,榮獲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的獻血者和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終身榮譽獎的志愿者,同等條件下優先提供就業崗位,優先推薦就業,優先保障子女入托、入學。草案一出,就引發網友的討論。
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2025年4月,《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實施無償獻血獎勵措施的通知》中,已經沒有上述獎勵政策。
今年3-4月,東莞市公布了《關于延長〈東莞市非戶籍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實施辦法〉和〈東莞市義務教育階段非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積分制入學積分方案〉文件有效期限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民意征集情況,其中顯示,有公眾建議增加“學歷”“職稱”“志愿者”“獻血”等項目積分,但未被采納。
對此,東莞市教育局表示,上述積分項目均是2025年政策修訂時刪減的積分項目。其中刪減“志愿服務”和“獻血”項目理由是,并非否定志愿者或者獻血人士的貢獻,而是社會服務的內涵和項目繁多,如只對“志愿者服務”和“獻血”加分,不夠公平全面,而且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公眾反映希望把此類服務項目“純凈化”。
律師:目前尚無明確規定該制度合法性
12月11日,“家長獻血子女可得入學積分”的話題引發關注后,不少網友表示:這一操作是否合法?各種明目增加考試加分,是否有失公平?
為此,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表示,關于市民積分管理政策及教育錄取中的相關規定,其合法性與合規性取決于當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在我國,鼓勵公民參與公益活動、弘揚社會正能量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部分,因此,政策制定者可能會通過給予積分獎勵等方式來鼓勵市民參與獻血和慈善捐贈等公益活動,但具體規定是否合法合規,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目前尚無明確規定這種制度的合法性”,付建表示,在中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主要依據的是戶籍和房產證等因素。因此,這種基于家長積分的入學制度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法律審查和評估。
在付建看來,武義縣相關制度規定旨在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提升社區的整體公益意識,同時也為子女提供了更多的入學機會。然而,這種制度也引發了一些爭議,主要集中在公平性問題上。一方面,這種制度可能對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構成不公平,因為他們可能無法承擔獻血或捐款的費用。另一方面,這種制度可能導致家長們過度追求積分,而忽視了孩子的教育本身。
他補充道,如果積分制度導致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分配,可能會有悖教育公平原則,并可能扭曲公益事業的發展。因此,政策制定者應當在鼓勵公益行為的同時,采取措施確保教育公平。
因此,這種家長積分制的入學制度在鼓勵公益行為和提供更多入學機會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需要在實施過程中注意防止可能引發的公平性問題,并確保其合法性。
付建提到,家長若認為相關政策和規定侵犯了其合法權益,或與法律相抵觸,是有權利依據法律程序提出質疑和訴訟的。在我國,公民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等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起行政訴訟需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包括但不限于有具體的訴訟請求、有明確的被告、有依法成立的訴訟理由等。對于以上情況,建議家長和當事人通過和解、調解等非訴訟途徑解決爭議,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作者:王春曉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