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鈞一發的意思,枚乘勸君主不要背叛朝廷的故事:千鈞一發的意思是指千斤重的鐵器被一根頭發吊著。形容在危難時刻,千斤重的事件自己無法拯救,指情況非常的緊急。西漢有一個人叫做枚乘,
千鈞一發的意思是指千斤重的鐵器被一根頭發吊著。形容在危難時刻,千斤重的事件自己無法拯救,指情況非常的緊急。西漢有一個人叫做枚乘,他本想勸阻自己的君主不要背叛朝廷,他用頭發絲來形容自己的君主,用千鈞重物來形容朝廷,寓意是指力量微弱不能與朝廷對抗。
在西漢時,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文臣墨客,他叫枚乘,他在吳王劉濞身邊做一個郎中,有一天,劉濞與枚乘偷偷說,他覺得漢朝統治他不是很服氣,想要造反背叛朝廷。枚乘聽后非常的糾結,他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勸阻劉濞,枚乘這樣同劉濞說。
用一絲頭發來牽制千鈞重物,簡直是以卵擊石,螳臂當車,這樣做是非常不理智非常危險的。如果真的去做了,頭發斷了是接不上的!所以這千鈞重物就是漢朝,而您就是那個頭發絲??!劉濞雖然聽了枚乘的話但是并沒有按著他的勸阻而放棄。
對劉濞失望的枚乘,帶著包裹離開了吳國,去了其他地方做了門客。后來吳國依舊聯合六國造反漢朝,此時正是漢景帝在位期間,漢景帝自然不允許自己的手下有異心,當即派朝廷中的武官大臣將這幾個國家全都消滅,劉濞后悔也晚了。
千鈞一發的意思在現代是指非常緊急的事件,這個成語也經常在形容關鍵時刻事情出現反轉之前用。這是一個忠臣對一個王的勸誡,這個詞也是一個褒義詞,暗指像枚乘這樣的優秀文臣,能夠在危急時刻,一眼看出弊端,從而勸誡他人。
枚乘是西漢時期優秀的門客,他曾經因為兩次進諫,勸阻劉濞造反的事情而響遍漢朝,家喻戶曉,是杰出的青年才俊,后來因為吳王劉濞不聽自己勸阻,一氣之下帶著行李去投奔梁王,做了梁王的門客,漢景帝因為欣賞這個年輕人給他升職。
吳王劉濞,因為不聽枚乘的勸告而導致與其它六個國家都被滅了國,他是漢高祖的侄子,野心勃勃,不聽從朝廷安排,處處與其作對,可以說是非常嬌縱,正是因為他的驕縱不安分才導致最后被漢軍將軍周亞夫擊敗,太過自傲而被滅國。

西漢最初因為戰亂而一開始采取的是休養生息的政策,不想有太多的戰亂,在當時因為百姓們安居樂業,喜好和平,經濟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歷史上管這一時期叫文景之治。因為休養生息,軍力實際上得以修復,所以實力強大,才能面對七國勢力時而不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