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蚌埠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報名工作實施細則:2025年蚌埠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報名工作實施細則 一、報名條件 (一)九年級 我市戶口應、歷屆初中畢業生,以及在我市就讀并
2025年蚌埠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報名工作實施細則
一、報名條件 (一)九年級 我市戶口應、歷屆初中畢業生,以及在我市就讀并具有我市初中學籍的外地戶口應屆初中畢業生。 (二)八年級 在我市就讀并具有我市初中學籍或有我市戶口在外地就讀八年級學生。 二、報名辦法 中考報名和八年級生物、地理、信息技術學科考試報名,均由市教育招生考試院負責統一組織,各報名點負責具體實施(蚌埠市所轄懷遠、五河、固鎮三縣具體報名辦法由各縣教育局制定,咨詢電話:懷遠縣0552-8012158、五河縣0552-5056267、固鎮縣0552-6022556),具體報名辦法如下: (一)九年級中考網上報名及電子攝像 在我市市區就讀并具有我市市區初中學籍的應屆初中畢業生,在初中學籍所在學校參加集體報名;我市市區戶籍且未在普通高中及中職學校就讀建立學籍的歷屆初中畢業生,在原畢業學校報名,初中學校應當審查其報考資格。 2025年3月11日—14日,市區報名點學校登錄“蚌埠市中考中招平臺”進入中考網上報名系統,核對應屆畢業生信息,同時各校負責審核回校申請中考報名的歷屆生資格,并將相關數據通過中考報名平臺上報,由市教育招生考試院確認后方可辦理報名。考生電子攝像以校為單位,在報名同時進行,2025年已參加八年級報名的考生使用原報名照片,無須重新攝像。未參加過八年級報名的考生須本人現場攝像。報名點學校須在報名后打印《考生報名信息表》供考生簽字確認。 戶籍在我市市區,在外地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的應、歷屆初中畢業生(歷屆生須未在普通高中及中職學校就讀建立學籍),自愿回我市市區報考升學的,憑學籍所在學校出具的應屆生證明及學籍證明(或畢業證)和戶口簿、身份證于2025年3月13日(上午8:30-11:00)回市教育招生考試院指定的報名點進行報名,考生本人須參加現場電子攝像。 初中學業水平體育與健康學科考試(簡稱體育考試)報名同步進行。考生在報名前要填寫《2025年蚌埠市初中學業水平體育與健康學科考試報名表》(紙質表),確定體育選考項目,并由考生、家長簽字確認。九年級中考報名期間市區各報名點學校登錄“蚌埠市中考中招平臺”按照考生報名表同時進行體育考試項目勾選,提交后打印并交考生校對簽名。考前學校需組織體檢,做好健康調查,有心肺功能疾病史及其他可能影響學生生命安全的疾病,不適合參加體育考試的學生,堅決實行免考。 (二)八年級中考網上報名及電子攝像 八年級考生在學籍所在學校報名,初中學校應當審查其報考資格。2025年3月4日—7日,市區報名點學校登錄“蚌埠市初中生物和地理考試網上報名平臺”,核對考生信息,并通過身份證讀卡器讀取考生身份信息。考生攝像以學校為單位,在報名同時進行。 各縣(區)教育局(社會事業局)及報名學校要進一步加強考生電子檔案的建設,確保報名信息準確。所采集考生照片須按身份證照片要求(頭像約占照片的2/3、照片的背景統一為白色),確保圖像清晰,比例適中。九年級未參加過電子攝像的考生和八年級的考生,本人須參加現場電子攝像。 戶籍在我市市區,在外地就學八年級考生自愿回我市市區報考的,憑學籍所在學校出具八年級在籍證明和戶口簿、身份證于3月6日(上午8:30-11:00)回市教育招生考試院指定的報名點進行報名,考生本人須參加現場電子攝像。 (三)數據上報 市區初中學校完成信息和照片核對后,須打印考生全部信息,組織考生校對并簽字確認。所有信息確認無誤后,學校在報名系統中進行數據上報,生成最終報名數據。3月31日前各縣要完成2025年中考考生報名、攝像等電子檔案制作工作和數據匯總工作。4月上旬,各縣招生辦向市教育招生考試院上報考生全部報名信息。 三、準考號的編排 (一)九年級 中考文化課考試及錄取等實行考號唯一、一號多用,繼續采用省定12位編排規則,由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在考生報名結束后統一編排。編排結束后,各區教育主管部門及報名點學校可下載帶有考生準考號的考生信息。各縣考生準考號編排工作由各縣招生辦負責組織實施。各縣在報名工作結束后將考生準考號分校索引表報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備案。 (二)八年級 八年級生物實驗操作考試、地理生物文化課考試及信息技術考試等實行考號唯一、一號多用,采用省定12位編排規則,由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在考生報名結束后統一編排,編排后各區教育主管部門及報名點學校可下載帶有考生準考號的考生信息。 四、考試繳費 2025年市區繼續免收中考報名費。 五、工作要求 (一)中考報名工作時間緊、環節多、任務重。各縣(區)教育局(社會事業局)、各報名點學校務必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加強中考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做好對相關工作人員尤其是考務工作人員、電子檔案制作技術人員和班主任老師的業務培訓工作。嚴格執行信息采集標準,切實做好報名信息采集、保密等工作,確保考生電子檔案信息采集及時、準確、完整。 (二)落實安全保障。各報名點學校要做好考生健康、安全管理,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科學統籌、合理安排中考報名工作,制定應急預案,加強對報名場地和設備的消殺,實行分散、分批組織報名,控制每批次辦理人數和考生間距離,做好考生身體健康檢查、登記和報名現場引導等工作,確保考生和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切實加強宣傳工作。各縣(區)教育局(社會事業局)、各報名點學校要準確掌握中考政策,積極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加強中考報名的政策宣傳與解讀工作,向每一位考生及家長正確宣傳有關政策。在報名各環節中要耐心做好咨詢、組織、督促和服務工作,確保每一位符合條件的考生了解流程、知曉政策、按時完成中考報名各項工作。 (四)要建立健全并實行“一級對一級、層層簽字負責”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嚴格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原則,明確“誰主管、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任何學校或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符合條件的學生參加中考或讓其提前畢業離校。如因故導致報名人數小于在籍人數的,學校應以公文形式對未報名學生情況予以報告,報告須有校長簽字,上交市教育主管部門。 (五)各縣(區)教育局(社會事業局)、各報名點學校要嚴格按規定認真審核考生報名資格,把好報名關。各縣(區)教育局(社會事業局)要進一步加強對所轄學校的管理,加大對中考報名審核力度。對有禁不止,為考生辦理虛假檔案、出具虛假證明的單位和個人,一經查實,將追究相關報名點學校、相關責任人責任,從嚴處理。 (六)為準確采集考生身份信息,各報名點學校須配備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信息讀取設備及高拍儀等其他設備。各縣(區)教育局(社會事業局)、各報名點學校要加強軟、硬件建設,必須配備符合報名系統要求的計算機及網絡設備,配備相對穩定的專(兼)職技術人員。各縣教育局要根據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并參考本方案制定符合本縣實際的實施方案,確保落實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