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中型SUV市場發展優勢及預測分析:都說2025年是中型SUV爆發的一年,但為何會是2025年而不在往年呢? ●各個品牌拳頭產品涌現 首先就是在2025年和
都說2025年是中型SUV爆發的一年,但為何會是2025年而不在往年呢?
●各個品牌拳頭產品涌現
首先就是在2025年和2025年,通用、豐田、福特這三個合資主流品牌相繼推出了自己旗下的中型SUV,日產在今年的8月8日也要將新樓蘭推向市場,這些產品絕對不是廠家為了擴充產品線而推出的形象產品,而都是想通過很強的產品力拼銷量的狠角色(從剛剛過去的6月份銷量榜上看,昂科威賣了13451臺,銳界賣了8416臺,漢蘭達賣了7829臺,這些實打實的數據足以說明問題)。
| 中型SUV車型銷量數據 | |||
| 車型 | 4月銷量 | 5月銷量 | 6月銷量 |
| 昂科威 | 12075 | 13691 | 13451 |
| 銳界 | 未上市 | 3848 | 8416 |
| 漢蘭達 | 6629 | 8121 | 7829 |
●相比于緊湊SUV,中型SUV有何等優勢顯現
優勢一:形象上更加高端,契合以大為美的消費觀
個大氣場足的SUV會為車主贏得不少稱贊,形象上也會給人更加高端豪華之感,是賺足面子的利器。“求大求全”依舊是市場主流消費觀,開著中型SUV能夠獲得比周圍主流緊湊SUV更為仰慕的目光,能夠很好地契合以大為美的消費觀。
優勢二:基于更高級別車型平臺,在技術水準、安全性以及品質感上表現更佳
緊湊SUV大多基于A級車平臺開發而來,而中型SUV則基于規格更高的B級車平臺而來。有過豐富車型駕駛經驗的人不難發現,由更高級別平臺誕生的車型,在機械性能、靜音濾震、車身安全設計等等方面都是要高上一個身段的。所以中型SUV并非簡單的加大加寬就行了,而是從最初設計指標,到最終產品硬實力表現上都達到了更高層次。
優勢三:提供更大空間,功能性上更出色
有了更大的車身,在車內功能性上就有了更大施展拳腳的空間。中型SUV能裝更多的行李,搭乘更多的乘員,更能夠適應長途旅行。功能性上表現要比緊湊SUV更為出色,能夠承擔更繁重的任務。
●既然優點多多,那么為何過往市場表現卻是不溫不火呢?
缺點一:價格門檻高,缺乏吸引力
過往有過50萬元的日產樓蘭,40萬的進口福特銳界,30萬的起亞索蘭托,總之許多普通家庭用戶難以逾越這十萬級的價格鴻溝。除了勝達、老款漢蘭達2.7L價格尚算親民外,其余中型SUV都因價格過高難獲市場熱捧。
缺點二:多為進口小眾車型,為養車擔憂
不少中型SUV過往以進口形式引入,價格高,車型上的水土不服,致使不少車型淪落小眾車型,小眾車型在后續保養、二手車殘值體現上會有不足。
缺點三:排量較大,油耗和稅費上不經濟
過去中型SUV大多是面向美國市場開發的車型,排量大,油耗高,在排量稅上不夠經濟,大排量發動機不符合主流趨勢,不被市場所接受,故而難獲普及。
●如今中型SUV有哪些調整,哪些因素會再度引發市場熱潮?
(1)消費升級,人們提出更高用車要求
隨著消費升級,汽車生活也呈現高端化趨勢,再加上中國人“大而全”的消費觀念,功能性更強、更高檔豪華的中型SUV逐步走熱。
(2)售價下降,直接與緊湊SUV零距離“火并”,中型SUV價格集體跳水
一臺中型SUV賣23萬,這在幾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那時候途觀和翼虎還有CR-V加完價都不止這個價錢,然而如今中型SUV的起步價格基本都已經下探到了25萬元以下。從漢蘭達23.98萬元起價,銳界24.98萬元起價,曾經賣小50萬的樓蘭的預售價也只有23萬多元,昂科威1.5T甚至最低配的才賣22萬多。這對現代勝達構成直接威脅,在對手們紛紛亮相的同時,勝達進行萬元幅度的官降,起價僅20.98萬元。如果您有25萬元預算,你會買緊湊型SUV還是中型SUV呢?
(3)大排量惹人嫌,換上小排量增壓動力
過往中型SUV為了保證動力性,大多裝備V6級別或是大排量發動機,這免不了造成高油耗和高稅費。由于中型SUV一般都是源于北美,因此大排量導致的高油耗也是很多人放棄購買中型SUV的原因之一,漢蘭達曾經的起步排量就是2.7L,進口銳界也是主打的3.5L,不免讓人感覺到這些車型高高在上。
然而隨著小排量增壓發動機的流行,漢蘭達、銳界、昂科威、全新勝達等車型全都加入到了2.0T黃金排量的陣營當中,并且經過測試這些車的油耗水平也確實可以接受(都不是很省,但這種尺寸的車型想省也不可能),大家關心的后期養護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4)繁榮發展的SUV陣營熱度持續
SUV不僅在國內,放眼全球市場也是持續升溫狀態的,隨著生活中汽車愈來愈重要,SUV車型多功能性更能滿足不斷發展的用車需求,像轎車一樣,SUV也在往多層次發展,不同級別SUV均有各自生存空間。
(5)國家二胎政策放開
隨著國家對于二胎政策的放開,那些準備生第二個寶寶的家庭開始對車內空間開始變得關注起來,一家四口+兩位老人的出行需求也變的越來越強烈,所以近些年來7座車開始受到熱捧。中型SUV大多數車型都配備第三排座椅,雖然在舒適性上并不如MPV,但是應付短途出行或者臨時應急使用也是完全可以的,況且,SUV的高車身更適合外出游玩,這種硬性需求的增加讓中型SUV備受關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中型SUV未來會有哪些動作呢

(1)包括合資、自主品牌在內,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發力推出新車型
從車展上,能夠看到眾多廠商未來將會推出中型SUV新車型,自主SUV代表品牌哈弗將推出H7,吉利已經推出了豪情SUV,接近量產版本的大眾CROSSBLUE頻繁亮相,它們共同的特點便是能夠提供第三排座位,它們的加入在未來會給市場注入新活力。
(2)能夠看到更多的本土化適應性調整
隨著中國市場的愈發重要,國外品牌在將車型引入國內前,都會根據中國市場的消費喜好做出產品調整。譬如樓蘭在國產后提供的2.5L、2.5L機械增壓動力,而作為鮮明對比,在樓蘭的老家-北美,僅提供3.5L一款動力。進口起亞索蘭托直接推出了加長版索蘭托L,滿足對于后排空間有著高度追求的國內消費者。
在發動機排量上,未來黃金2.0T動力依舊會是主流,預計未來還會推出諸如1.8T等更小排量的版本。
配置裝備上,除了鍍鉻裝飾條,還會根據國內消費喜好進行調整,大天窗,大屏幕都會成為標配。小編看來,中型SUV體積大,面對日益擁擠的道路狀況,像前后雷達、全景影像這類保障配置更值得推廣裝備。
(3)售價還會進一步下沉,難逃更血腥的價格肉搏戰
中型SUV如今已經集體跌入合理的售價區間,但隨著市場容量加大,整體價格走勢還會進一步下沉。就像B級車價格下沉和緊湊級車搶奪市場一樣,中型/緊湊SUV價格差距將會進一步縮小,難逃血腥的肉搏戰。
●總結
根據SUV汽車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的預測,SUV如今已經開辟了獨立的市場路線,在這里除了往小型化普及發展,同樣向上開展攻勢,最終會持續SUV的市場熱度,消費者在同價位區間內也會有更豐富選擇。中型SUV市場正在逐步趨于成熟:更合理的售價,更多樣化的選擇,貼合國情的產品配置。在這個級別的攻城略地中,座次分布已經初步成型,諸如豐田、福特、別克這些在北美市場上有所建樹的品牌,引入一款成熟的產品不成問題,但國內真正一哥品牌-大眾尚未推出對應產品迎戰,硝煙四起的中型SUV市場仍然變數不斷。有30萬左右預算的購車者,在選擇目標車型的過程中,不妨來看看這些新晉的中型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