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羊城,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第138屆廣交會即將拉開帷幕,3.2萬家企業、155萬平方米展區、超100萬件新品——這一連串數字背后,是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躍升的生動縮影。而幾乎同期,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籌備工作也進入沖刺階段。
兩大盛會交匯,不僅是時間上的巧合,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實現從“賣出中國制造”向“共享中國生活”的轉變,講述一個屬于大灣區的開放新篇。

以“會”為橋
從“賣全球”到“動全球”
廣交會歷來是中國外貿的“晴雨表”,本屆更顯“含新量”:智慧醫療專區首次亮相,服務機器人專區再升級,超1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齊聚……這些亮點,不僅展現“中國制造”的硬實力,更凸顯“中國創新”的軟聯通。
而十五運會推動的“跨境無感通關”“聯合指揮體系”等機制,與廣交會線上平臺、跨境采購的數字化創新形成呼應。兩者共同詮釋著大灣區在制度聯通、標準對接上的突破——從展品通關到賽事服務,從貿易規則到運營流程,灣區正以更高效的制度型開放,重塑全球資源整合的路徑。
本屆廣交會上,智能產品超35萬件、綠色低碳產品超百萬件;十五運會籌備中,新能源場館、智慧賽事系統廣泛應用。這背后,是大灣區產業創新鏈條的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廣交會創新推出“廣交會×全運會”體育用品專場直播活動?!昂脤殹薄昂媚荨睌y手“喜洋洋”“樂融融”,于10月31日通過Facebook、TikTok等海外平臺,向全球采購商推介體育休閑好物。這種“展會+賽事”的跨界聯動,讓廣交會的“賣全球”與十五運會的“動全球”相得益彰。


以“產”為基
從“全球賣場”到“世界客廳”
值得關注的是,10月30日即將舉辦的Go Guangdong采購商參訪活動,將帶領境外客商實地走訪廣州雙魚體育、廣東省人民體育場等體育產業基地。這種“展館+工廠+賽場”的沉浸式體驗,讓采購商既能看到產品,又能感受產業生態,更能預見十五運會帶來的市場機遇。
而從體育用品企業的踴躍參展,到“體育消費與產業互促交流活動”邀請全運冠軍現場互動,無不體現“商貿+體育”的產業協同正在釋放乘法效應。
廣交會為企業搭建“全球賣場”,十五運會為城市打造“世界客廳”。當“廣東智造”通過廣交會走向世界,當十五運會展示灣區科技與文化的軟實力,兩者共同構建起“制造+服務”“實體+數字”的立體開放體系。
從“出海”到“登陸”,中國企業不再只是輸出產品,更在輸出標準、方案與價值。

以“城”為媒
從“一盅兩件”到“活力全運”
本屆廣交會,廣州作為東道主,推出“離境退稅服務專區”、境外銀行卡刷卡乘車、多語種咨詢等便利措施,讓客商“無憂抵達、極速通關”。而十五運會帶來的城際鐵路加密、地鐵新線開通,進一步縮短灣區時空距離。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種“雙會聯動”正在融入城市的毛細血管。
展館內,“食在廣州 品味全運”音樂美食節匯聚殿堂級粵菜與非遺小吃,“粵菜大師秀技藝”與“全運主題創意菜品”相映成趣;展館外,白云賓館大堂設立全運會文創商店,吉祥物、紀念徽章等讓客商把“廣交記憶”和“全運熱情”一同帶回家。
從琶洲展館到全運場館,從“一盅兩件”到“活力全運”,廣州正以一座城的熱情,迎接一場全球共享的盛會。

廣交會與十五運會,一邊是商貿之翼,一邊是體育之帆,共同搭載大灣區駛向更開闊的水域。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既做穩外貿的“壓艙石”,也當促開放的“先行者”。當全球客商在廣交會上簽下訂單,運動健兒在十五運會賽場揮灑汗水,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時一地的盛事,更是一個更加融合、創新、開放的大灣區,正以篤定的步伐,在世界舞臺上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篇章。
這個金秋,讓我們共同期待:展品與獎牌交相輝映,商機與激情彼此激蕩,一個更具活力的灣區故事正徐徐展開。
策劃|吳江
統籌|劉佳寧 孫綺曼
文字|孫綺曼
視頻|潘亮
設計|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