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10月12日,“南粵清風 傳家有范”2025年嶺南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巡回宣講首場活動在廣東粵劇院舉行。
本次活動由廣東省紀委監委、省委宣傳部、省婦聯聯合主辦,省文明辦、省紀委監委駐省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共同策劃,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明辦)承辦。
當天,10組來自全省各地、各行各業的宣講員走上舞臺,從個人經歷、榜樣故事、革命英雄人物等入手,精彩講述家庭家教家風故事。
記者現場了解到,此次宣講活動共分為四個篇章:“紅色基因·家國印記”“小家微光·傳遞愛心”“危難之際·忠勇擔當”“風骨傳承·時代新章”。從楊殷的“去奢尚儉”到楊匏安的“公忠不可忘”,從守島軍人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到新時代的“清廉家風”,從“兔爸學堂”的公益分享到海關“周末夫妻”的愛心志愿服務,從見義勇為青年鐘威的大愛之舉到一家三代工程師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忠誠和堅守,宣講員們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10個動人的家風故事。

例如,廣東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講解員蔡旭婷、張慧和臺山市融媒體中心主持人余珊珊,分別帶來了三組紅色家風故事宣講。蔡旭婷通過一封家書,講述了工人運動領袖楊殷去奢尚儉、艱苦奮斗的家風故事。張慧通過一張絕筆字條,講述了楊匏安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的家風故事。余珊珊則通過一本日記講述了海軍父親守護海島20年的感人故事。又如,來自始興縣融媒體中心記者陳思以《沖進火海的5秒 責任擔當融入血脈》為題,講述了見義勇為英雄、始興縣沈所鎮農業辦主任鐘威火海救人的感人事跡。
精彩的故事娓娓道來,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宣講員的精彩講述,讓這些來自廣東的家庭家教家風故事走進千家萬戶。

近年來,廣東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以打造“廉潤南粵”品牌為引領,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以純正家風涵養清朗黨風政風社風。同時,廣東深挖家風文化資源,開展各類活動,豐富傳播形式,以嶺南文化滋養家風之根,以紅色教育厚植家國情懷。

文丨記者 柳卓楠 高焓 豐西西
圖丨記者 鐘振彬
視頻拍攝丨記者 鄧鼎園 曾育文 宋金峪 林清石
視頻剪輯丨記者 王炯勛
包裝 | 記者 周敬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