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互聯網,以滿足旅游消費者信息查詢、產品預定及服務評價為核心目的,囊括了包括航空公司、酒店、景區、租車公司、海內外旅游局等旅游服務供應商及搜索引擎、OTA、電信運營商、旅游資訊及社區網站等在線旅游平臺的新產業正處于快速上升期。該產業主要借助互聯網,與傳統旅游產業以門店銷售的方式形成巨大差異,被旅游從業人士稱之為“在線旅游”。
十一黃金周假期,我們新推出了自駕游和徒步游,讓我們的游客在車上車下都能感受到自然風光的美,也能體會到旅游的樂趣。王冰向記者介紹道。
王冰是北京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從事旅游行業已經十幾年。王冰在近兩年明顯感覺到,人們選擇旅游的方式和旅行社營銷的模式在發生著巨變。
旅游業的發展態勢歷來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狀態息息相關。隨著國民經濟步入“新常態”,旅游業如何適應、并使自身也轉入“新常態”?有業界人士認為,行將到來的“十三五”將是旅游業從“舊常態”到“新常態”的轉變期,今明兩年則是這個轉變的起步點。
國家為旅游業發展注入“強心針”
據發布的2025-2025年中國旅游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了解,近年來,旅游業利好政策不斷,為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保駕護航。202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202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25-2025年》。同年,中國首部《旅游法》也正式頒布實施。近期,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則成為國務院頒布的第三個關于旅游業發展的文件。
而《意見》的出臺,無疑吹響了全面深化旅游業改革的號角不僅是對當前旅游業出現的病灶“對癥下藥”,還進一步明確了旅游業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方面的獨特作用,確立了旅游業的戰略性地位。
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津貼獲得人、國家旅游局規劃專家王興斌認為,各地區由于旅游發展階段不同,旅游資源、客源和社會綜合條件不同,增長速度有快有慢是正常現象。發達地區旅游規模大、基數高,進入成熟期后會較早進入常態期。旅游后發展地區條件差異巨大,不一定都有后發優勢,旅游速度與水平參差不齊是正常現象。
由于旅游消費需要同時滿足金錢、時間兩個先決條件,“擠不出時間”、“請不了假”、“囊中羞澀”等原因讓不少工薪階層無法旅行。即使經濟充裕,年假不帶薪,這種原則上同意,態度上不建議的休假方式,也讓不少人不敢請假出游。
王冰告訴記者,“國家強有力的支持才能更好地推動旅游業的發展,我們旅游公司面對未來市場更有信心了。我們只有結合旅游人群的實際需求和情況,在方式上、創意上、路線上以及內容上不斷創新,才能贏得更多的客戶。”

傳統旅行社應順勢而變
近兩年資本市場的涌入,讓在線旅游風起云涌。依靠龐大的資金支持,在線旅游平臺通過投資并購、大力營銷等手段瘋狂跑馬圈地,讓不少傳統旅行社倍感壓力。
打開各家旅游網站,各類的旅游專線、特價線路、最新線路等旅游信息應有盡有,游客只需點一點鼠標,出游計劃就可實現。為應對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新的市場特征,不少傳統旅行社也建立了自己的網絡服務平臺。
“在資本的驅使下,在線旅游網站通過抓眼球的營銷,以價換量,甚至不惜降低旅游產品質量。”王冰認為,即便旅游電商已成趨勢,在線旅游市場整體還是較為浮躁,并沒有解決好落地問題。“在當前這種環境下,傳統旅行社更應該注重服務創新、產品創新,保持好傳統旅行社的核心優勢。”
業內人士認為,現在的傳統旅行社更應該關注鞏固原有的客戶,并將其轉變為“二次激活”的客戶,例如微信、淘寶網等在線旅游企業借助的平臺都可以被傳統企業拿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