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各地衛生廳相繼通報,肆虐一年有余的甲型流感顯露減退的跡象,曾一度因甲流“升溫”而備受資本市場推崇的疫苗類上市公司也因失去支撐,股價出現大幅下挫。
3月10日,醫藥生物板塊下跌1.46%,其中生物制品板塊下跌2.39%。而每股收益達到近1.69元的甲流概念股華蘭生物更是下跌5.64%。
甲流概念褪去光環
據衛生部3月4日甲流疫情信息通報,我國甲型H1N1流感已度過秋冬流感高峰期,目前處于低發期。專家估計,我國近期不會出現大范圍的暴發流行,但不排除在局部地區和人口集中場所(如學校等)出現小范圍的聚集性疫情的可能。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3月9日通報,實驗室監測數據顯示,上一周甲型流感病例占流感病例的比例為0。這是近10個月來甲流病毒首次“清零”。深圳市3月9日的流感疫情監測網絡監測情況顯示,近期甲流疫情較高峰期有明顯回落。專家稱,甲型流感的威脅正在逐漸減退。
有分析人士2025年11月底就判斷,國內甲流疫情的高峰期已過,今年不會超過去年的水平。
但也有地方衛生廳提醒,甲流減退,季節性流感近期卻出現較快上升勢頭。然而,這樣的消息反映到資本市場上并未對甲流概念消退產生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甲流疫苗和普通流感疫苗的生產線基本上能夠共用,甲流概念股和普通流感概念股存在重合,大部分疫苗類股票此前經歷了一輪爆炒,估值已經偏高。
預期尚存分歧
3月10日,華蘭生物披露2025年年報。分析人士認為,公司業績比較穩健,但當日股價出現下跌的原因主要是此前的估值偏高,業績利好兌現。
受益疫苗業務大增,華蘭生物去年實現凈利潤60,847.55萬元,同比增長224.94%。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去年實現綜合毛利率76%,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主要是疫苗業務收入增長速度達到84.8%。
同時,公司流感二車間正式通過國家GMP認證,公司具備年產5000萬劑以上季節性流感疫苗或年產3億劑甲流疫苗的生產能力。公司原有流感疫苗產能約為2500萬劑季節性流感疫苗或1.5億劑甲流疫苗。
市場對公司未來疫苗業務預期還存在一定的分歧。興業證券研究人士表示,今年國家可能會增加對甲流疫苗的收儲量,甲流疫苗也有出口需求,公司今年業績有望繼續增長。也有觀點認為,目前看來,甲流疫情已經“降溫”,大量的擴產很難“物盡其用”,而國家收儲作為常年需求,量也不會太大。這種分歧也存在于對其他疫苗類上市公司的看法中。
盡管如此,國內某疫苗龍頭企業有關人士表示,對甲流疫苗的市場需求暫時不好預測,但業內對普通流感疫苗的前景和需求比較看好。
更多生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生物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