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有哪些特色節慶活動_內蒙古的特色傳統節日習俗大全知識:內蒙古自治區位于我國的北部邊疆,全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千米,它資源儲量豐富,有“東林西礦,南農北牧”之稱。草原、人均耕地和森
時間:農歷正初一
介紹:過春節,蒙古族人民叫做“大”。節前人們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備下羊肉和各種奶制品,加上幾壇上好的美酒。除夕時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們還紛紛地向長輩人敬“辭歲酒”,圍坐吃餃子,耍“嘎拉卡”(下棋),還要聽藝人說書,通宵不眠,沉醉在歡樂之中。初一的一大早身著各色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給長輩叩頭祝愿,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有的還邊歌邊舞,串包男女利用這個機會賽馬,很是熱鬧。
時間:農歷正十五
介紹:正十五為元宵節,包頭人俗稱正十五鬧元宵,“鬧”包頭土語就是搞“紅火”。正十五及前后兩天,全城搭起宮棚,晚間在棚前壘“旺火”,還有鼓匠輪班吹打。娛樂活動有睬高蹺和小車會。
時間:公歷45前后
介紹:不同地區的蒙古族祭奠習慣也略有不同。在通遼市,清明節要到祖墳上添土祭奠,添完土后,共同喝稀粥,吃布胡勒(全羊),然后到附近打獵;在興安盟,清明節當天吃烏審肉(冬季留存的肉),同時分送給鄰居,清明節前后3上墳祭祖。蒙古人不哭墳,就是祭祀奶食白酒。按照蒙古族傳統,清明節要燒“吐勒希”給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黃油、鮮肉、茶葉、棗、布塊和紙錢等。蒙古族每要在除夕傍晚和清明節對祖先供奉兩次圖勒希(焚燒飲食物等祭品以祭祀祖先)祭祀,這些祭祀,通常只有男性成員參加。
時間:農歷五初五
介紹:每陰歷五五,端午節,蒙古族有一個特殊的風俗就是打大圍,它的規模之大,常超過其他獵,因此在東部區,個別地方甚至把它作為蒙古族的“獵節”。打大圍,是蒙古族圍獵中相當壯觀的一項活動,一般在一中要進行兩三次或三五次,期主要采取約定的辦法,但五端午打大圍,卻是一次固定不變的圍獵活動。吃涼糕也同樣是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端午節”習俗。
時間:農歷八十五
介紹:中秋之夜,蒙古族人愛做“追”的游戲。人們跨上駿馬,在銀白色光下,奔馳在草原上。他們朝西放馬奔馳,亮由東方升起,墜落西方。執著的蒙古騎手,不到亮西下,“追”不止。
時間:農歷正十六
介紹: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愛畜如子。我國古代,家家都講究人丁興旺,但對于草原上純樸的牧民來說,畜群興旺也是一樣的重要,因為畜群是他們賴以生存的資產,所以正里人過春節的時候,也不忘給牲畜過新。興畜節在蒙古語中稱為“瑪力音新敖如魯呼”,也可譯作“迎春宴會”,是蒙古族牧民很早以來的傳統習俗。這一節沒有固定期,大體在正和清明前后,以每個村落為單位舉行。節時男女老幼集合在野外,支帳幕設鍋灶,將所有牲畜趕來,查看膘情,研究春天接羔接犢的問題,給肥壯的種公畜掛彩。
時間:藏十二十五
介紹:每農歷十二十五,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當天的娛樂活動有賽馬、賽駱駝、摔跤、射箭射擊、拔河、民間歌手彈唱、民間舞蹈。
時間:農歷五十三
地址:錫林郭勒盟
介紹:祭敖包活動一般在農歷五下旬至六上旬舉行,敖包,蒙古語為“堆子”,是用石頭壘成的一座圓錐體的臺子,上面豎著懸掛有經幡的旗桿和樹枝。在祭典結束后,還將舉行傳統的賽馬、摔跤等活動。
時間:農歷八
地址: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的部分牧區
介紹:蒙古民族牧養五畜和擠取乳汁加工各種奶食品,是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的重要內容。奶食品又是牧民的主要飲食來源,所以每開始擠新奶時都要進行一定的儀式,并進行聚會慶祝,希望獲得更多更好的奶食品,這就是古老而具有典型性的馬奶節。馬奶節的前兩三天主人就擠馬奶制作馬奶酒。馬奶節當,由九位騎白馬的騎士和主人共同舉行儀式,并祭祀天地神靈,主人高聲朗誦馬奶薩察禮贊詞,眾人騎馬隨從繞場三周結束儀式,還要給種公馬和頭駒系哈達進行選拉禮。然后眾人聚會暢飲馬奶酒,慶賀馬奶節,祝福風調雨順,水草肥美,五畜興旺,奶食豐收。
時間:農歷十二十六至正十五
地址:鄂爾多斯
介紹:查干薩,在漢語中譯為“白”,又叫做“白節”。在每農歷春節前后,草原上都要舉行祭火、祝壽、拜等活動來慶祝新一的開始,這便是蒙古族的春節“查干薩”。他們的習俗有:祭火,熊熊的火焰象征著幸運吉祥,祭火即蒙古族對來的祈福;祝壽,是為長者祈福的活動,農歷1225、26,給85、73歲高齡的老者祝壽,農歷1227至除夕,向61、49歲的長者祝壽,祝壽時晚輩要向長輩行禮,以表祝賀;除夕,除夕夜,牧民家中都要擺放由點心、奶食、糖果等拼成的花盤,牧民間互邀喝茶,晚上則全家齊聚,開家庭宴會,這也是整個節慶的最高潮。
時間:農歷臘二十四
地址:錫林郭勒
介紹:蒙古族很早以來以祭火的習俗迎接春節,因為燃燒的火焰象征著一里一切幸運吉祥,每家祭火的期和方式也不同。“哈楚戶”(貧戶)一般在臘二十三祭火,而“臺吉”(貴族)在臘二十四祭火,有的牧戶把系有五色彩綢的五小捆蘆葦插在門外樹上,將劈成細條的柞樹放在燃旺的火撐于上方的四條腿上,戶主穿好禮服跪在正門處的墊子上,把用油網包好的羊胸骨奉獻給圣火。富裕的牧戶則搞大型祭火,祭祀時用整羊,并將左鄰右舍請來喝茶吃酒。目前,傳統的祭火活動在新一代牧民已很少舉行了,但是在草原旅游點和慶祝的喜慶子,人們還是點一堆簧火助興。
時間:每4至5
介紹:是華俄后裔在一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節當晚,長者向兒童贈送禮品,青要到長者家里請安祝福。節的夜晚,人們歡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盡情玩樂。
時間:每5
地址:赤峰市寧城縣西部
介紹:每51至57,赤峰市都在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舉辦寧城杜鵑花節,節期間主要的活動內容有:森林浴、賞杜鵑花、登山旅游、采摘、文藝演出等。
時間:每6

地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
介紹:篝火節是內蒙古北部鄂倫春族人的傳統節,在這一天鄂倫春人會燃起篝火,并集體圍繞在篝火旁,載歌載舞,歡樂通宵。鄂倫春人對火神的崇拜歷史悠久,他們認為火有驅邪祛污的作用,器皿衣物置于火上烘,被認為是變得潔凈了。臘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春節的早晨要向火神供祭,祭時向簧火磕頭祈福。每逢春節客人來拜時,須先向火神敬拜。
時間:每6
地址: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風景區
介紹:每暑期,熱衷于體育健身的游人們匯集在峰巒疊翠的馬鞍山下,參加一一度的馬鞍山旅游登山節。馬鞍山登山節是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風景區舉辦的有登山旅游健身項目和自行車越野賽項目的旅游節,登山尋寶項目也同時舉行。
時間:每7至8
地址:呼和浩特
介紹:內蒙古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賽馬、摔跤、射箭被稱為蒙古族的“男兒三藝”,舉辦的那達慕草原旅游節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各方面的燦爛文化。那達慕,蒙古語為“娛樂”或“游戲”之意,是蒙古族傳統的群眾性集會。那達慕開始以單純的歌舞娛樂形式為主,后來增添了摔跤、射箭、賽馬等比賽項目,場面隆重,氣氛熱烈。旅游節期間,游人可住在蒙古包品嘗奶茶,還可以參與到騎射歌舞等節目中,充分體驗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風情。
時間:每7至9
地址:呼和浩特
介紹:呼和浩特市將文化節以“昭君”命名,旨在“弘揚昭君文化,增強民族團結,促進經濟發展”。昭君文化節的前身是昭君廟會,當時主要是集中在呼和浩特市昭君墓舉行一些民俗文化活動,1999始改稱昭君文化節,經過幾發展,昭君文化節已成為一項集文化、經貿、體育、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節慶活動。每的昭君文化節期間,呼和浩特市吸引了國內外大批文化界、商界名流及游客參加,昭君文化節已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全國100個民間藝術游活動之一。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節與青島國際啤酒節、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寧波國際服裝節等同時被評為2007中國十大影響力節慶稱號。
時間:每兩一屆(7或8)
地址:呼和浩特
介紹:每兩在呼和浩特市舉辦一次,各旗、縣烏蘭牧騎均前來參加會演,而且組織專家評審,定出名次。烏蘭牧騎藝術節有時與內蒙草原旅游節、內蒙那達慕大會(蒙古游戲節)同時舉行,既可增添節歡慶氣氛,又為開展草原旅游事業助興,是內蒙人民最喜愛的節之一。烏蘭牧騎建隊以來,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少數民族藝術人才,他們多為藝術院校畢業生,具有較高文化程度和藝術修養。如著名作曲家圖力古爾;歌唱家牧蘭、拉蘇榮、朝魯;舞蹈家熬德木勒、敖登格勒;曲藝表演藝術家道爾吉仁欽;馬頭琴演奏家達瑪等。
時間:每8
地址:阿拉善盟巴彥浩特鎮
介紹:奇石文化旅游節主要以各種奇石、根雕的展出為主,還有沙漠攝影展、沙畫展等活動,幫助人們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沙漠。文化節中還有眾多蒙古族歌舞表演、傳統體育競賽等活動,節目精彩紛呈。
時間:每8
地址: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
介紹:中俄蒙三國旅游節是由三個國家相鄰的地區—中國滿洲里市、俄羅斯赤塔州、蒙古國東方省共同舉辦的一一次的大型旅游節慶活動。自2002起,每在綠草如茵的夏季舉辦。旅游節期間,舉辦三國民族服飾大賽,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旅游宣傳和促銷活動,還邀請俄羅斯、蒙古國政府代表團及旅游企業到會,進行相關合作事宜的洽談。
時間:每8
地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遼文化旅游區
介紹:契丹遼文化節活動有開幕式、大型遼代樂舞《契丹雄風》表演、契丹遼服飾展、契丹餐飲文化交流、契丹出土文物展、契丹遼文化研討會、草原那達慕盛會等。
時間:每8
地址:興安盟阿爾山圣泉療養院
介紹:阿爾山圣水節具有民族風俗風情的旅游,是興安旅游的特色,也是旅游者盡情分亨節快樂的最佳時節。人們可以參觀亞洲第一大溫泉博物館,沐溫泉,飲圣水,觀賞興安大花園,哈拉哈河漂流,參觀民俗村,體驗林區生活。
時間:每8
地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朝鮮族聚居區
介紹:尊老敬老是朝鮮族特別重視的傳統美德,在常生活中無論是吃飯喝酒,還是出行在外,時時刻刻、方方面面都體現著這種對老人的尊重和禮讓。朝鮮族人民特別重視60花甲的壽辰,各家各戶都會為老人準備盛大的生慶祝。老人節這一天全村居民會聚在一起,為全村老人舉辦祝壽大會,載歌載舞,共同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時間:每8至9
地址:阿拉善右旗
介紹:在沙漠文化旅游節期間,除了可以近距離欣賞到世界最高的沙山、最大的鳴沙區、沙漠神泉等自然景觀,還有賽馬、賽駱駝、攀登沙丘等蒙古族傳統體育競賽,以及精彩的摩托車、吉普車越野賽,攝影、奇石展覽活動,盡情展現獨特的沙漠風情。
時間:每8
地址:赤峰市巴林右旗
介紹:巴林石以其精美的質地、天然的紋絡、豐富的色澤,在賞石界、雕刻界享有較高的聲譽,特別是巴林石的極品雞血石,被人們譽為“國寶”。近來,赤峰市舉辦的中國巴林石節正在成為全國性的賞石節,成為弘揚中華民族悠久的石文化、壯大石產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盛會。節期間的活動內容有:開幕式與閉幕式的文藝演出、巴林石競價銷售、巴林石精品展、收藏品展覽、巴林石文化產業高峰論壇、巴林民俗文物展、項目推介暨經貿洽談會、民族工藝品展覽等。巴林石節還會與當地大板的那達慕大會、薈福寺法會等同期舉行。
時間:每8
地址:赤峰紅山
介紹:赤峰紅山文化節旨在讓人們更深地了解紅山文化面貌,領略紅山文化古樸獨特的神韻,以文化旅游結合草原特色,充分展示赤峰地區的自然景觀、文化底蘊、人文風情和時代風采。節期間的活動內容有:文化節開幕式及大型文藝演出、焰火晚會、紅山文物精華系列展、紅山文化高峰論壇、藝術團體演出、那達慕盛會、紅山先民遺址大型祭祀活動、紅山文化旅游紀念品展評活動、紅山文化書畫攝影作品展、紅山文化特色餐飲烹飪大賽、“狂歡之夏”消夏晚會、紅山文化遺址考察、草原觀光地質奇觀旅游等。
時間:每8
地址:赤峰市喀喇沁旗
介紹:喀喇沁王府文化旅游節是近來由赤峰市喀喇沁旗人民政府主辦,喀喇沁旗文化體育局、旅游局、民族宗教局和王爺府鎮共同承辦的重要節慶活動,開始于1998,舉辦時間為每的夏秋之季,活動時間3至5天。主要活動內容有:蒙古族歌舞、民間藝術展演、參觀喀喇沁親王府等;還有中國清代蒙古王府歷史陳列、喀喇沁王府復原陳列、喀喇沁右旗王府歷史陳列、崇正學堂百校史展等展覽;也有王府待客、王爺福晉生活禮儀展示、王府雅樂演奏等文化和表演活動。
時間:每9
地址:赤峰市林西縣新城子鎮
介紹:每9,赤峰市林西縣新城子鎮的林西野果采摘節都會向游客展現塞北農村生態風光。活動內容有:野果采摘、賽羊會、野果評比、游九佛山、農民運動會、銷售野果盆景等,給游客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為主的山村特色體驗。
時間:每12
地址: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
介紹:中俄蒙國際冰雪節是由滿洲里市和俄羅斯赤塔州的赤塔市共同主辦的一一次的旅游節慶活動,為了突出特點,每確定一個主題。2002冰雪節的主題為“邊城之光”,2003和2004冰雪節期間成功舉辦了兩屆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區“天瑞杯”選美大賽。冰雪節舉辦期間,在滿洲里市和赤塔市將同時營造冰雪景觀,雕刻精美的冰雪藝術品。
時間: 每12
地址:興安盟阿爾山
介紹:隆冬時節,北國雪城阿爾山,雪原廣闊無垠,冰川雄奇壯麗,溫泉云霧蒸騰,霧凇瑩透妖嬈,宛如銀裝素裹童話般的冰雪世界。素有神泉雪城之鄉的阿爾山,把一道道精心烹制的冰雪大餐呈現在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