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在六七點鐘動身好嗎?
2、誰的本子?是張昊的本子
3、我國曾經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
4、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5、這個人是誰?原來是隔壁家新來的小鳴。
6、設問句:誰是中國最可愛的人?當然是人民子弟兵。
7、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還需要用物理學原理來解釋。
8、這座塔占地300平方米,高100米.
9、這瓶醬油是誰買來的?原來是媽媽買來的。
10、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余畝,一百五十余景,處處美如畫,景景有奇觀。
11、學好語文要背書嗎?一定要!
12、它是一個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萬千米的星球。
13、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余畝,一百五十余景。
14、什么是合作?合作是互相配合
15、西瓜到底甜不甜?非常甜!
16、你他不是學生嗎?
17、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
18、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為。
19、清音平湖位于清音閣旁邊,面積30萬平方米,系綠色生態湖,水質純凈,清澈見底。
20、“丞相祠堂何處尋”是自問。這里不稱“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親切。特別是其中的“尋”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而不是漫不經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環境生疏,所以才下了這樣一個“尋”字。這個尋字有著豐富的含義,它還有力地表現出杜甫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時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詩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這是詩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點明祠堂的所在地,用來呼應前一句。“柏森森”三個字還渲染了一種安謐、肅穆的氣氛。
21、天空中下起了豆大的雨點。
22、設問句: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為。
23、岳禹碑高1.7米,寬1.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計77字,末行空四字。
24、湖內有大小港岔200余條,半島50多個,回水長10公里
25、一直住在這兒嗎?
26、一陣微風吹過,一片片嫩綠嫩綠的小葉子,在空中做了個360°的旋轉,落到了湖面上。
27、第一句: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28、你沒有借過錢出去?那我就不用還了

29、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30、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31、你是要喝杜松子酒,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飯沒入口,人就飽了:1.教室里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也聽得到,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