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個非常神秘的地方,如今人們仍然在探索宇宙,但是宇宙中的秘密是人們花費很長時間都不能完全探究出來的。在很久以前,人們發現了太陽系,在太陽系中有九個行星一起圍著太陽運轉,天文學家稱它們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但是后來冥王星被除去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了,因此現在只有太陽系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什么被除名?你知道嗎
1太陽系九大行星簡介
太陽系的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而天王星是在軌道上橫滾的。而曾經被認為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所以冥王星被歸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

行星的定義:一是必須圍繞恒星運轉的天體;二是質量足夠大,圍繞恒星運轉的天體必須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三是其軌道附近應該沒有其他物體。按這樣的劃分,太陽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這八顆。 與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猜你還想了解,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
2冥王星是如何被排除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緣于一個重大發現!
我們對太陽系最大的誤解,就是整個相對比例的大小,我們的太陽系真的非常龐大。我們的太陽系從太陽開始,它是一顆直徑接近90萬英里的恒星,其他行星在其周圍沿著軌道環繞運行。我們在上學時都應該看到過太陽系的模型,那就是一個太陽再加上周圍的九大(后來驗證是八大)行星模型,但實際上模型中太陽與周圍行星之間的距離完全不合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