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板塊效應明顯
目前,我國休閑食品市場呈現出這樣的特點:休閑食品企業眾多,呈現小而散的局面;行業集中度較低;在生產技術、新產品開發以及渠道建設等方面,本土企業均落后于外資品牌,無法跟上市場的發展步伐,多集中在低端休閑食品市場;中高端休閑食品市場一直被外資壟斷,外資、合資企業占據了休閑食品市場的絕對優勢。
從市場品牌競爭來看,休閑食品的品牌集中度比較弱,但是受產業鏈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中國休閑食品的市場集中度比較強。值得欣喜的是,針對消費者的多樣化訴求及休閑食品巨大的市場空白,一些地方政府開始有意識地整合當地企業資源,大力培育休閑食品特色市場。
休閑食品的生產與農業資源緊密相連。不同的地域有著截然不同的農業資源,產業集中度較高,由此形成了眾多具備獨特資源優勢的休閑食品品類,引領著中國休閑食品的發展潮流。目前,已經興起了諸如福建軍團、安徽炒貨軍團、湖南辣食品、河南速凍食品軍團等一大批優秀的休閑食品企業。
比如福建軍團,他們通過在央視廣告上的集體發力、明星代言、概念打造和發揮區位優勢等運作方式,使雅客、奇客、親親、銀鷺等一躍成為國內一線品牌,逐漸有了向外擴張的野心和快速打造品牌的需求。
目前,福建軍團已經成為我國休閑食品產業的生力軍,尤以糖果和膨化食品突出,均已獲得全國最大的市場份額。如糖果,僅泉州市的糖果產量約就占全國的20%,占福建全省的96%。金冠、雅客、蠟筆小新均為全國糖果企業銷售收入前十強的企業。近兩年來,福建軍團還在膨化食品上,成功樹立起“可比克”、“好吃點”“達利園”、“盼盼”法式小面包等都多個全國知名品牌。
未來幾年,中國休閑食品的競爭將越來越趨向于不同區域版塊間實力的較量。依托當地農業資源發展休閑食品,已經成為各個市場發展的主旋律。
在這種較強的版塊勢力的拉動下,中國休閑食品的品牌化道路也將日益凸顯。未來幾年,一些有實力、有品牌的優勢企業必將占據壟斷地位,形成企業優勢和地域優勢,從而使紅火的休閑食品市場走向規范化。
品類細化和口味化趨勢明顯
從產品開發趨勢上看,原來以溫飽型為主體的食品消費格局,正在向風味型、營養型、享受型甚至功能型的方向轉化。
目前,我國休閑食品大致可分為八大類,即谷物膨化類、油炸果仁類、油炸薯類、油炸谷物類、非油炸果仁類、糖食類、肉禽魚類、干制蔬果類(如下圖)。其中,糖果、蜜餞、膨化、谷物類是休閑食品行業起步最早,也是發展最為成熟的品類,已經形成了強勢的領導品牌梯隊。
此外,手撕牛肉、豆干、瓜子、米餅、饃片、鍋巴、鹵肉等傳統風味小吃經過企業不斷創新,再加上營銷思路上的改進,也有了一大批擁躉,成為新興的休閑食品品類,但目前尚未出現全國性的強勢品牌。可以說,誰最先搶占了消費者心智,誰就是第一。
在廣闊的消費市場里,中國休閑食品創新空間還很大,很多品類還有待進一步細分。以往傳統手工作坊型休閑食品,將逐漸淡出消費者的視野,取而代之的將是越來越多的品類和口味,現代工藝和生產技術將會全面釋放中國休閑食品的市場能量。

筆者認為,未來幾年發展潛力最大的3大品類分別為:肉禽魚、干制蔬果、堅果類。因為這三大類食品一直是由農戶簡單加工制作,銷售多以散貨形式出現在銷售終端,沒有形成產品品牌意識,尚屬于發展的最末端,品類發展空間很大,也容易打造強勢領導品牌。
肉禽魚類:肉禽魚類休閑小食品,因為具有獨特的美味口感和人類身體必需的營養元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加上其便于攜帶性和能夠佐餐,肉禽魚類小食品已經成為旅途中必備的休閑美食。
堅果類:因為兼具了獨特的營養價值和適應人群廣泛等特點,堅果類食品在這幾年日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比如說美國的核桃、夏威夷果、杭州山核桃及東北松子的熱賣,都說明了這一點。特殊人群功能化的需求,如孕婦必須吃堅果,使堅果類產品成為孕期日常必需品,越來越受重視。
谷物類:谷物類休閑食品具備日常正餐功能。既方便攜帶又可用來充饑的谷物類休閑食品,將會受到更多旅游人士的喜愛。因此,它的市場發展空間將會越來越大。
高收入滿巢家庭成消費主流
從年齡上看,休閑食品的消費人群能明顯地區分出三類:18歲以內青少年及兒童、青年人、老年人。目前,消費主體已經由原來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拓展到以年輕成人為主,其中少年兒童,青年人中的女性消費者更是已上升為當前休閑食品的主流消費者。
從性別上看,15-34歲年輕女性仍是引導時尚食品消費的主流群體。
從職業類別上看,休閑食品消費者中,在讀學生和辦公室白領在總體中的占比超過半數。
從家庭生命周期來看,各種休閑食品的熱衷消費家庭主力是有12歲以下小孩的家庭,消費占比為41%;而高收入滿巢家庭(即有孩子,但孩子尚未獨立的家庭)和空巢期家庭(即孩子已獨立,老人自己構成的家庭)則占到了一半。
根據上述對休閑食品目標人群的細分,休閑食品生產廠家應該根據目標客戶的不同性別、職業類別、年齡等不同變量進行市場細分,并設計生產出有針對性的產品系列和推廣方案。筆者的建議如下:
1.兒童類休閑食品應突出“童趣”特點
兒童消費群體,雖然經濟上完全依靠父母,但是在選擇上可以從自身的主觀意愿出發,多數情況下父母也會給予滿足。他們最大的特點是對新奇的、刺激性的東西感興趣,尤其對奇形怪狀或者卡通元素感興趣,而且樂于、勇于嘗試,而對健康沒有任何概念。
2.青年類休閑食品應重視品牌概念的打造
調查表明,25-34歲之間的消費者對休閑食品的消費比例最高,這是一個被“品牌概念”熏陶長大的消費群體,而且也是目前社會中最忙碌的一類人。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精挑細選,他們更講究品牌,更在意包裝精致,對價格不是太敏感,但一定要方便購買和攜帶。這是需求最多樣化的一類人,針對他們的需求,可開發出更多的細分產品品類,如補充維生素的雅克V9,針對電腦一族的網絡飯飯,閑趣等。此外,還有美容、護眼、瘦身、抗疲勞、低脂等多種細分產品。
更多中國休閑食品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