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臺灣的人都知道:臺灣女性不化妝不出門!不管是一肚子墨水的老師,還是夜市攤主小妹,或是逛逛街的大嬸,底妝、眼線、唇妝……全都是精致化妝,毫不含糊。還有不少像蕭亞軒那樣的女生,不戴假睫毛,堅決不出門。甚至最近,臺北市第二殯儀館舉行暑期10位實習生的實習成果發表會———他們在將近一個半月的時間里,花心思為200多名往生者畫眼影、腮紅,讓逝者的最美容貌烙印在家屬心里。
也因此,有人說臺灣物產豐富,化妝品是城市中的美容大王,還很盛產美容專家,金韻蓉老師、ROGER老師、牛爾老師、KEVIN老師、小P老師、絲棋老師……談的是臺灣美麗大小事,“拯救”的是老皮老臉。

隨著兩岸交流頻頻,這股“化妝風”也刮到大陸,影響了大陸女的愛美之心。現對2013年我國化妝品行業分析如下:陸客赴臺前,一定會被告之臺灣保養品分為兩種:一是平價類商品,如大伙熟悉的“美麗日記”,即開架式保養品,百貨公司買不到,只有屈臣氏、康是美等藥妝店才有;另一種是國際品牌保養品,指的是Dior、雅詩蘭黛、蘭蔻等奢侈品牌,只在大型百貨公司里賣。一旦陸客到了臺灣后,看了臺灣女生妝后的迷人微笑,全然忘了什么牌子,不由自主掏腰包購物,原因是“女生化妝好好看,果然有氣質”,臺灣化妝品“俗擱大碗”,品質也好,還比大陸便宜15%—20%!
實際上,只要經常接觸臺灣同胞的人都會這樣說:臺灣女人并沒有明顯比大陸其他省份的女人漂亮噢。但是,她們營養跟得上、平時保養得好、說話也溫柔,最重要的是化妝技術過硬、化妝品甚佳。
想想,這是很客觀的。再細想,臉皮就是形象,來點包裝、來點用心,面對大陸市場,裝扮臉皮的東西也能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動力和文化輸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請點擊化妝品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在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撰寫了《2012-2015年中國天然化妝品市場發展與前景預測報告》,較為系統、全面地分析了化妝品行業的市場發展狀況和競爭現狀,能夠為企業深入細致地認知化妝品行業的投資現狀及趨勢提供具有價值和指導意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