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高速發展的“黃金期”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2011年上半年進入了蕭瑟“寒冬”,而且一直延續至今。近日,中國重工攜著重組的利好消息在復牌后漲停,重工機械類個股隨之全線飄紅,可算是工程機械行業久違的好消息。
但這只能算是冬季中偶爾出現的暖陽,因為不久前陸續披露的上市公司中報業績已經顯示,中國工程機械“三巨頭”的徐工機械、中聯重科與三一重工,2013年上半年凈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

雖然冬天過后便將迎來萬物復蘇的春季,但目前看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這場寒冬仍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不容樂觀
2013年上半年,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形勢依然不樂觀。上市企業中期年報顯示,中聯重科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48.31%,為29.06億元;三一重工凈利潤同比下降48.6%,為26.51億元;徐工機械凈利潤同比下降46.49%,為8.51億元。
產能過剩、庫存壓力大是當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面臨的首要難題。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工程機械主要產品保有量約為561~608萬臺。目前我國挖掘機生產企業的規劃年產能約60多萬臺,實際產能已經超過40萬臺/年,但2012年全年挖掘機總銷量不到12萬臺,而全球每年挖掘機的需求量也不到40萬臺。
“而造成投資回升緩慢的深層次原因是,2013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增速維持低位,財政支出也呈負增長狀態。中央對地方政府債務的審計和金融風險的管控,導致城投債發行規模大幅度回落。”歐陽新周說。
因此,雖然過去半年間房地產建設新開工面積增速回升明顯,但對工程機械整體需求拉動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