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國房地產市場及政策分析:通過及時的戰略調整、相機的制度創新與適宜的政策操作,確保房地產積極調整和健康發展,進而促進中國宏觀經濟目標的順利實現,這是中
通過及時的戰略調整、相機的制度創新與適宜的政策操作,確保房地產積極調整和健康發展,進而促進中國宏觀經濟目標的順利實現,這是中央決策部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數據顯示,2025年前四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增速較一季度下滑1.5個百分點,其中,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6%,增速再較一季度回落2.5個百分點。至此,房地產開發投資已連續十四月下滑。
而從銷售數據上看,2025年前四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2638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4個百分點;同期銷售額達17739億元,同比下降3.1%,降幅較一季度收窄6.2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銷售面積降幅均連續兩個月收窄。從城市類型上看,一線城市收窄幅度最大。數據顯示,1-4月份,4個一線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2.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4個百分點;同期銷售額由一季度下降10.1%轉為增長5.3%。2025年我國房地產市場及政策分析如下。
兩次降息、兩次降準,2025年以來,在樓市最需政策關懷的時刻,央行慷慨出手,為中國經濟平穩增長提供信貸支持,在央行降息、降準,降二套房首付的同時,地方政府的刺激樓市政策同樣接連出臺,5月以來,包括大連、江門等地方政府出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的政策。業內專家表示,今年樓市將繼續去行政、重市場的調控思路,并有望在營業稅征收、一線中部分城市限購等環節進一步放開,地方政府還將非常直接地出臺稅費減免、購房補貼等多種救市政策。
各級政府紛紛出招托市
5月5日,大連市政府辦公廳公布了《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與大多數城市類似,意見涉及棚改、上調公積金額度、二套房首付四成、營業稅年限“五減二”等方面,旨在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認為,與國內大多數二線城市相比,大連市房地產整體庫存壓力不高,當前市場去化周期在一年左右,但是行業通病——“市場結構性過剩”還是十分突出,作為市場供應主力的金州區、開發區,近一年供求比均超過1.7倍,供大于求現象十分嚴重。并且聯系土地市場成交情況,近三年大連土地成交規模為商品房市場的2.8倍,樓市潛在供應壓力亦高居全國前列。
在大連發布樓市政策第二天,5月6日,江門市住建局突然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放寬實施了三年多的“限外”政策,同時降低公積金貸款的門檻,將新建商品房價格認證制度改為實行新建商品房價格備案制度,將定價權交還市場等。最新房地產政策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三五房地產行業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面對樓市成交持續低迷的局面,2025年下半年起,各級政府紛紛出招托市。省級政府有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及寧夏等省,針對房地產行業發布綜合性文件,從土地供應、住房信貸、公積金、稅收優惠補貼、購房落戶及市場監管等多個環節著手,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刺激購房需求入市;杭州、海口及呼和浩特等省會城市也發布類似綜合性文件。
公積金成主要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地區則是從局部入手作出政策調整,其中公積金貸款放松以及財政補貼購房成為最主要的兩大地方刺激樓市的手段。2025年,房地產政策將延續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之后,11日,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南昌等地同日宣布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調整后,這些地方五年期以上(含五年)貸款利率由現行4%下調至3.75%,為歷史最低。
幾乎與北京同步,上海、天津、杭州、南昌也在11日發布了有關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的通知,調整后,這些城市五年期以上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由4%降至3.75%;五年期以下(含五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由3.5%降至3.25%。
2025年以來與公積金相關的適度寬松政策成為各個地方政府刺激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策略。根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以來發布不同力度公積金松綁政策的城市數量已經超過百個,目前房地產市場分化明顯,各地庫存壓力不同,這些政策對一、二線城市作用相對較大,而對三、四線城市影響有限。
地產分析師分析認為:各地都在最近開始調整公積金額度,主要原因都是為了救市,從目前市場看,公積金政策是地方政府能夠調整的最直接的購房工具,而且公積金的利率相當于商業貸款利率的68折,對于市場有直接的刺激影響。
仍需要出臺扶持性政策
盡管針對樓市的利好政策接連出臺,不過,在專家看來,后續的政策仍有很大出臺空間。
楊科偉認為,雖然四月大多數城市樓市已現回暖,但鑒于當前信貸資金供給的不夠給力,對于樓市回暖的動力仍持謹慎態度,目前的新政可能不足以扭轉行業發展大趨勢,未來仍需要出臺扶持性政策。
楊科偉認為,當前的嚴厲企業稅費預征制度,是在行業暴利階段制定的,其目的是抑制過熱的投資需求。但目前房地產行業利潤率已經顯著回歸,在行業供應結構性過剩、土地價格持續上漲、房價上行承壓的情況下,房企利潤空間已經大不如前。因此對于企業稅費做出適當調整,譬如暫緩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的預征,不但有利于改善企業財務現狀,平抑房價隨著市場回暖而大幅上升的沖動,更有利于提振企業信心,助力行業健康持久發展。
據專家預計,去行政、重市場的調控思路,有望在營業稅征收、一線中部分城市限購等環節進一步放開,地方政府還將非常直接地出臺稅費減免、購房補貼等多種救市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