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如下:
十珠算盤,由算盤框、橫梁、豎檔、算盤珠組成,
其主要特征是橫梁下方豎檔上穿設有八個可移動的算盤珠。用此種算盤進行珠算,
采用“逢十進一”、“退一還十”、乘法“小九九”、除法“增商減數”、“減商增數”原理,具有簡化心算,選商容易等特點,不用口訣,簡單易學。
九珠式數字算盤,屬于計算技術領域,該算盤包括有邊框,橫梁和串著算珠的檔棍,其中在邊框內部的上方設置有一個與上邊框平行的橫梁,橫梁上配置有可左右移動的數位卡,在橫梁與邊框內部的下邊框之間相對應的內側面等距離地設置有檔棍,每根檔棍上穿有九個算珠,上下四個算珠同色,第五個算珠為異色,檔棍上還印有"0~9"十個阿拉伯數字,算盤上邊框外側還設有燕尾槽,燕尾槽內插接有印有數位牌或計量單位牌的算盤附件,本實用新型適宜在小學中,低年級數學課上師生使用,也適宜學前兒童數數,認數,簡單加減法和家庭生活使用。
珠心算是一個讓人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有人認為它是珠算,就是打算盤;有人認為它是心算,就是一種在心里快速計算的方法。其實,這些認識不能說對也不能說錯,因為珠心算既和珠算有關,也和心算有關,它是在心里打算盤,但這里的心是指腦,也就是說珠心算其實是在腦中打算盤。通過在腦中打算盤,激活被閑置的右腦,使左右腦得到協調發展,左腦的抽象思維和右腦的形象思維得到綜合運用,使人的腦潛能得到充分挖掘,使人的用腦和思維更加科學和高效。為了讓我們對珠心算有一個科學的認識,下面我們就珠心算的地位、珠心算與珠算、及其它心算作一比較,并對它神奇的計算速度作一解釋。
一、 珠心算的定位

許多科學家、教育家根據左右腦的不同功能分析了現行教育,認為今天的學校是一個強調左腦功能的學校,多數活動都圍繞著發展左腦功能進行,致使學生左腦超負荷運轉,右腦閑置,大腦的兩半球得不到和諧發展和合理運用,防礙了他們智力的全面發展和創造力的提高。因此,“中小學生左右腦協調開發與學習效率提高的研究”成為全國教育研究“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2000年由沈德立教授主編的項目成果——〈〈腦功能開發的理論與實踐〉〉一書問世,用珠心算開發腦功能成為其中開發腦功能的八種方法之一。2002年 10 月 28 日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成立。2004年 7 月 1 日,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頒布了第九批國家職業標準,珠心算教練師成為新的正式職業,珠心算教練師職業資格分為珠心算教練員(國家職業資格四級)、助理教練員 (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教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教練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2004年7月9日“珠心算教育具有開發兒童智力潛能作用研究”作為國家級研究課題正式啟動。
二、 珠算與珠心算的比較
珠 算:就是用手指按照一定的算理打算盤;
珠心算:就是按照珠算的算理和模式在腦中用思維想象打算盤;
它們的聯系是:珠算是珠心算的實踐模式,珠心算是珠算的原型內化;區別是:珠算是用手指撥動實物算珠;珠心算是用思維想象撥動腦中的算珠圖象(心理學上叫表象)。用心理學關于技能的理論分析,珠算屬于動作技能,珠心算屬于智力技能。
三、珠心算與其它心算的比較
珠 心 算:算時憑借腦中的算珠圖象,以珠算的計算法則和模式進行;
筆算式心算:算時以筆算的計算法則和模式進行;
速算式心算:算時利用數與數之間的特殊關系按數的運算法則進行;
指算式心算:算時以指算的計算法則和模式進行;
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心算,也就是都在大腦中進行計算;區別是:珠心算在大腦中有算盤圖象,而其它心算沒有。用腦科學的功能分工理論和思維科學的理論分析,珠心算是左腦的抽象思維和右腦的形象思維相互協調、綜合運用的結果。而其它心算則是以左腦的抽象思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