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班課app下載-云班課下載安裝最新版本 v5.4.42安卓版
| 版本: | v5.4.42 |
| 大?。?/td> | 148.86 MB |
| 日期: | 2025-06-04 |
| 語言: | 簡體中文 |
| 類型: | 教育學習 |
| 環境: | android、iOS |
| 隱私: | 查看 |
| 權限: | 查看 |
| 備案: | 京ICP備12041916號-7A |
| MD5: | E4CFF334F357073D4E69A2536D3247EE |
| 包名: | com.mosoink.teach |
| 廠商: | 北京智啟藍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需要網絡 | 無廣告 |
| 安卓版下載 |
云班課
是一款智能課堂互動教學App,支持教師在線管理班級、發布課程資源、布置批改作業及組織答疑討論。內置學習進度跟蹤功能,可生成學生學習評估報告,幫助教師高效開展教學活動。同時支持課件、微視頻等資料實時推送至學生端,助力移動化學習。云班課app下載的文件在哪
使用云班課手機APP的時候,我們下載的文件保存在了哪個文件夾當中呢?很多小伙伴還不太清楚。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云班課下載文件保存位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默認保存路徑:Android/date/com.mososink.teach/files
一般在上面的路徑中可以找到,但是打開可能會是一堆亂碼。
云班課app使用指南
一、注冊/登錄
打開云班課APP后,你可以選擇使用手機號注冊新賬號,或者使用學校統一分配的賬號進行登錄。在注冊過程中,請務必設置強密碼,以保護你的學習隱私和安全。
1、登入

2、選擇學校

3、請使用你在學院教務系統的信息登錄

完善個人信息:登錄后,你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完善個人信息,如昵稱、頭像等。這將有助于你在班級中更好地展示自己,并與同學們建立聯系。
二、加入班課,與班級無縫連接
1、查找班課:在云班課APP的首頁或“我的班課”頁面中,你可以通過點擊“+”號或“搜索”按鈕來查找你的班級。輸入班級邀請碼或掃描老師提供的二維碼,即可找到對應的班級。

2、加入班級:找到班級后,點擊“加入”按鈕,并輸入正確的邀請碼或確認二維碼掃描結果。確認無誤后,點擊“確定”按鈕,即可成功加入班級。

三、上課互動,積極參與課堂
1、舉手發言:在上課過程中,如果老師開啟了舉手功能,你可以在屏幕下方找到“舉手”按鈕。點擊該按鈕后,你的舉手請求將被老師看到,并有機會獲得發言機會。

搶答挑戰:當老師發布搶答題時,屏幕會出現搶答按鈕。迅速點擊該按鈕并給出你的答案,看誰能成為第一個回答問題的勇士!這不僅考驗你的速度,更是對你知識掌握程度的檢驗。

四、每日簽到,養成良好習慣
云班課詳細使用幫助
每天上課前,別忘了進行簽到哦!在云班課APP的班課首頁或老師指定的活動頁面中,你可以找到“簽到”按鈕。在舉手和搶答旁邊哦!點擊該按鈕并完成簽到操作后,你的學習足跡將被記錄下來。堅持每日簽到不僅有助于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為你積累一定的經驗值或獎勵哦!


軟件特色
【即時高效互動反饋】
教學活動:
投票、問卷、討論、輕直播、頭腦風暴、測試練習、分組任務、作業、技能考
智能標簽、智能批改、智能語音加分
【課程資源推送提醒】
教學資源:
Word、PPT、Excel、PDF、MP4、MP3、圖文頁面、網頁鏈接
云教材、消息提醒和二次提醒
智能定時推送
【新型教學模式支持】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實施:
互動課堂,JITT、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BOPPPS、PBL
基于人工智能的個性化教學實施,人工智能助學小藍、人工智能助教小墨
【過程性激勵與評價】
學生的經驗值激勵體系
老師的魅力值激勵體系
教學報告、學習報告、匯總報表、明細報表,一鍵生成平時成績
學情預警、學生六維成長勛章激勵體系
云班課測試可以切屏嗎
云班課測試可以進行切屏。以下是對云班課及其切屏功能的詳細說明:
一、云班課功能概述
云班課是一款基于移動互聯環境的課堂互動教學App,它實現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即時互動、資源推送和作業任務布置。
該App融入了人工智能技術,為老師提供高質量的教學研究大數據,并實現個性化智能助學和智能助教功能。
二、切屏功能
在云班課進行測試時,學生是可以進行切屏操作的。這意味著在測試過程中,學生可以暫時離開云班課界面,去查看其他應用或進行其他操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切屏行為可能會受到老師的監控或限制。在某些情況下,老師可能會設置規則,如限制切屏次數或時間,以確保測試的公平性和準確性。
三、使用場景與注意事項
云班課完全面向移動教學場景設計,不僅在手機應用上體驗良好,還能在網頁版上使用,方便學生和老師在不同設備上進行操作。
在進行云班課測試時,建議學生遵守老師的規則和指導,不要過度依賴切屏功能,以免影響測試成績或違反學術誠信原則。
更新日志
v5.4.42版本
1. 修復已知問題,優化用戶體驗